192临近

    高览也跳下岸,他一手圆盾一手长枪,挡住几支羽箭后,靠山前去又刺死五六个兖州兵。跟在高览后的都是他亲兵,百多号人身手矫捷,协同得又默契。

    他们盾牌、短刀、长枪互相配合。终于占据了一块落脚之处。接着下船登岸的冀州兵就陆续地结成小阵。掩护后续兵马登岸。

    李典额头冒汗,初时他们将冀州兵打退了两三次。但是对方人多,自己只有四千多兵马可用。慢慢地冀州军将登岸的范围扩大了些,使得兖州兵兵力分散。

    如此一来兵少的劣势暴露无遗,任凭兖州兵再骁勇,任凭李典再能统筹指挥,兖州兵防线终于还是出现漏洞。

    用两百多条人命换取的浮桥也搭好,冲在最前的是鞠义地“先登营”。他们一个跟着一个,用盾牌挡住羽箭,再列出小锥形阵,一下就冲破兖州兵防线,进而向对方中军袭去。

    李典还算沉着,他让自己的亲兵补上缺漏,苦苦支撑因为兵少而薄弱的防线。

    一身文官服的中年文吏,来到李典后面,忧虑说道,“李将军,如此下去只怕是,守不到天明啊!当早做安排才是。”

    李典看了看那文吏,着急道:“董先生,主公他们只说袁绍在黎阳是疑兵,却没有想到他们当真进攻。”

    那个文吏就是张扬身亡后,投靠曹cāo的董昭,他焦急道:“敌方兵力有咱们三倍多!此处是守不住了,不如回暂退回避,保全实力后再向濮阳请援兵。”

    李典十分犹豫,纠结说道,“丢掉白马津,主公怪罪下来怎么办?”

    董昭一拍掌,急道:“如此下去我军少不得全军覆没!再说预料中袁绍军是不会渡河的,也不算咱们的过失。要是主公在延津得手,白马也变得无足轻重。要是袁绍他们没有去延津。咱们这点人马,更是抵挡不住好几万地冀州兵了!”

    冀州军大股兵马登岸后,特别是先登营组织突击后。兖州军的伤亡就多了起来。不过两刻钟,兖州兵地防线就被逼退二十多步,冀州军占据河岸,优势越来越明显。

    李典长叹一声,说道:“但愿如主公所料,冀州军主力在延津登岸!”

    “即便伏击成功,也只是伤了冀州军皮肉。真正地苦战还未开始啊!”董昭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李典神情严肃地握紧长枪,下令让部下缓缓后撤。

    延津渡口。

    留在黎阳地是一万多兵马。袁绍带来延津的是五万多人马,剩下一万多人马是后续部队,负责监督民夫劳役押运粮草辎重,还在冀州内黄一线。

    袁绍骑在马山,向对岸指指点点,说道:“前面地人马怎么如此磨蹭!这样下来。五万多人马要几时才能都渡过河去?”

    曹cāo军只有五百多人驻守延津,结果被颜良率部偷袭得手,一举攻克了延津渡口。因此袁绍信心大涨,他不断催促着兵马过河,仿佛淮yīn侯韩信的战果就要重演。

    原来,鞠义、高览驰援白马津后,袁绍就暗中把白马津的颜良部撤回来了,袁绍还自以为自己的声东击西很成功呢。

    袁谭在郭图的指示下,也不停地催促己部兵马过河。好作为前锋,立下突袭曹cāo军大营的首功。

    许攸、逢纪、崔琰、陈琳几人看到如此情况,也认为曹cāo懈怠了延津的防备。

    “主公,您不必急于渡河地啊!”陈琳劝道:“天sè已经昏暗,让兵卒们先渡河,您明早再过去也不急。”

    袁绍抬头看了看,已经西下的落rì,还有红彤彤的云霞,笃定说道,“兵贵神速,要奔袭得手就迟缓不得。”

    “五万人马都全速奔袭曹cāo大营是不可能的。遣一两万人的jīng锐,轻装去突袭就可以了。主公也不必亲身犯险,遣一大将前去就可。”逢纪急忙劝道。

    袁绍信心大涨,现在求胜yù已经充满整个头脑,决绝说道,“昔rì淮yīn侯能做的事我为何做不得?我要亲自率兵打下曹cāo在白马津地大营,让他瞧瞧我的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