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帝之争

    有一次,他对家人说:“临淄王袁睿饰简矫物以邀名誉,恐非善举。”

    但只因太子袁雍为人大大咧咧,对他司马懿亦不太尊重,而袁睿又送了千金于他,相比之下,觉得袁睿可靠,如将来袁雍即位,可能不利于他。权衡之下,为财富、为权位计,司马懿决计助袁睿夺东宫,并彼此结成一党。

    在袁熙面前,司马懿经常说袁雍的坏话,说袁睿如何仁孝,等等。有一次,袁熙问司马懿:“雍奢侈已甚,恐非能承社稷之主。”

    话中露出有废袁雍之意。司马懿回答得很巧妙而又倾向性十分明显:“常言道:知臣莫如君,知子莫如父。临淄王仁孝,陛下所知,其他臣亦不晓了。”

    所以,袁熙废太子袁雍、立临淄王袁睿,司马懿起了关键作用。

    相传袁睿被立为太子的当天,长安附近三县发生地震,雨雪纷飞,倒民房上千间,压死百姓四百多人。说明晋太宗宣武帝袁熙逆天行事,上帝已经示警了。

    晋太宗宣武帝太始二十七年九月九日,袁熙一病不起,将不久于人世。作为朝中太尉的司马懿与大司马袁买、司徒高柔入阁侍候,接受遗诏,受托孤之重辅佐袁睿。

    所以,晋明帝袁睿夺位东宫,自始至终,司马懿都参与其谋,为袁睿的帝位立下了汗马功劳。袁睿继位后首先联合司马懿,把废太子袁雍的舅舅司徒高柔给扳倒了。

    而大司马、中山王自始至终都保持中立,以求明哲保身和自保,但殊不知他的中立态度,却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因此,袁睿即位后,拜司马懿为司徒,赏赐钱财巨亿,良田万顷,子孙世代承袭,算是对司马懿出力一场的报答吧!

    其实,袁睿只是利用司马懿而已,一旦自己当了皇帝,司马懿的利用价值也就完了。而且夺嫡弑兄的一切内幕,司马懿又清清楚楚,这对袁睿来说是一大隐患。

    同时,司马懿从军统兵几十年,朝中宰辅,位高权重,又是协助袁睿夺位的最关键性人物,有明显的功高震主之嫌。

    所以,袁睿对司马懿外示尊宠,内实忌之,作为司马懿本人亦心知肚明。

    晋明帝青龙十年底,司马懿病重。袁睿知道后,令名医诊视,并赐以名药,暗中却对太医说:“他还能活多久?”

    司马懿一见皇上的名医和药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就坚持不饮,说道:“我也不想活了!”不久即死。得知司马懿的死讯后,袁睿喜日:“幸好死得早,否则终当灭族!”

    晋明帝最大的功绩就是扳倒了权臣高柔,和熬死了太尉司马懿,不过可惜的是晋明帝袁睿在司马懿死后三年,就得了怪病去世了。

    最终由晋王袁治以皇太叔身份,入继大统,史称晋高宗。

    2年后,甄太后甄宓登勤政楼,想要跳楼自尽,当众坐实晋高宗“不孝嫡母”之罪,被左右侍从拦住。晋高宗闻讯大怒,当晚,甄太后就死在自己寝宫,显然是被晋高宗秘密杀死。

    而且死相凄惨,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算是给死去的哥哥袁雍报仇了。

    晋高宗朱雀三年,大司马、中山王袁买,被垂垂老矣的锦衣卫首领李涅,秘密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