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入主

    “学生仰慕郑大师久已,恨不能登门受教。今难得先生到临淄,学生要好生请教。”袁熙恭谨说道,他也一时猜不透郑玄的意思。

    郑玄一副不冷不热的神情,淡淡道:“公子何故来青州?可是吊民伐罪?”

    袁熙顿时卡住,这怎么说,侵占州郡,还是解救青州?这是个政治问题。

    袁熙思维一转,谨慎道:“公孙瓒攻袭冀州等地,多行不义,其为一己之利,私自所置青兖冀等州牧,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熙奉家父车骑将军之令,讨伐不臣,尊奖王室,故率军解青州百姓于水火,略尽人臣之职责。”

    郑玄轻轻哼了声,语气不善,冷笑道:“救百姓于水火?那抢掠百姓又为何?这就是人臣之职责?这就是王师?”

    袁熙语塞,抢掠粮食一事,在兵家看来实在不算什么,但在郑玄这个儒生看来却是暴行。但仔细一想,掠夺的粮秣也不全然是百姓的吧?自己不取田楷不是照样征收。

    “嗯……这个,先生所指何事?”袁熙只得跟他含混。我记得历史上高欢也是这么做的吧,高欢手下姓杜的大臣质疑高欢军队军纪败坏,于是进谏高欢当约束士兵。

    高欢回答:我带着十来个士兵吓唬你,你都怂成这副德性。我要是真听了你的话,万一下面那些老兵油子造反,我能指望谁?指望你吗?

    原文:矢虽注不射,刀虽举不击,槊虽按不刺,尔犹亡魄失胆。诸勋人身犯锋镝,百死一生,虽或贪鄙,所取者大,岂可同之常人也!

    所以袁熙如此做派。其实已经很客气了,高欢那样的行为,袁熙自认还是做不出来的,起码明面上是如此,袁熙自认自己还是有点脸皮的,毕竟是四世三公的袁家。

    郑玄气极,厉声道:“公子攻下临淄,驱赶了田楷也就罢了,那青州百姓都为公子治下之民,然公子纵兵抢掠临淄城百姓财货,与董卓那豺狼何异!”

    啊!袁熙郭嘉都吃了一惊,两人面面相觑,这个纵兵抢掠从何说来。

    “真有兵士抢掠之事发生?”袁熙不确定地问道。但心里却隐隐猜到一些。青州兵是黄巾贼寇出身,虽然经过训练,但一身匪气不是一时半会改得了的。

    果然,郑玄愤怒地说道:“昨夜跟今早,公子手下兵卒抢掠了西市一众商铺跟民宅。!”

    有些事袁熙不好说,郭嘉赶紧出来打圆场,解释道,“先生不知,我家公子一直忙于处理,战后一干军政事务,现今才进的城,根本不知有兵卒抢掠百姓的事。”

    “袁公子可能不知,但冀州军治军如此吗?恐怕有负袁家声望吧。”郑玄依旧不依不饶。

    袁熙心道,老头还真给你说对了。袁绍的军队向来不太强调不许兵卒抢掠扰民。除了训练跟战时严守号令,其余发生的一些抢掠都不算违背军法。

    这其实也是有时代背景的,这时除了招募的精壮军士能得到一些财货,其余兵员大都是强行征召而来,那些兵士平时是得不到钱粮分发的,只有征战时抢掠敌方民众获得财物,或是靠军功得到封赏。不然就是战死也得不到半点抚恤。

    一些将领为了激励士气,就纵容兵士抢掠,甚至许诺屠城烧杀,以缓解兵卒征战时的压抑情绪。这时期的西凉军就是如此。以至于曹操攻打徐州时也是如此。

    袁绍军虽然没有西凉军那么暴虐,但抢夺财货的事并不少见。袁熙领军来,让一众将领适当约束军纪,也很少出现这种事情。但黄巾军归附不久,本性难改。

    郭嘉思路急转,说道,“先生可能知道,我家主公新近收降了青州黄巾,剿灭了这个为害州郡的毒瘤,然其归降的黄巾兵卒抢掠恶习一时难改,这怨不得我家公子。”

    郑玄知道,袁熙确实为青州的安定做了件好事,但他是非分明,容不得半点丑恶。

    跟在郑玄身后,一个不到三十出,方脸上留着短须的文士站出来给郑玄解围,说道,“我家老师也没有别的意思,只盼公子能约束军士,给临淄百姓一个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