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台州?

    有了孩子,药庐也不向以前那么繁忙,公孙剑和古灵儿的心情,都很不错,虽然生活依旧算不得清闲,但二人过的还算惬意。

    自从得知古灵儿有喜,公孙剑每天便绞尽脑汁给孩子想名字,上一次,让公孙元捧给孩子起名儿,无论是公孙剑还是古灵儿,都很不满意,公孙春?猪唇,真的很难听啊,也不知公孙元境是故意的还是怎么回事儿,反正,公孙府上下,对公孙春这个名字,都有很大怨念。

    若不是后来发生公孙文正的事情,公孙剑都有心思跑去找公孙元谆,让他重新给孩子起一个名儿,公孙文正、公孙文忠的孩子的名字,都是公孙元境给起的,公孙景隆、公孙增枝、公孙守谦,哪一个不比公孙春好听?

    苦思良久,公孙剑给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起名儿公孙晟,晟,光明,兴旺,兴盛的意思,给孩子去这个名儿,一面是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兴盛,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在一片光明中,健康成长。

    幼年时期的公孙剑,因为惨遭灭门,吃尽了苦头,他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再遭那样的罪,平安喜乐的度过一生,才是他们最需要干的。

    虽然现在的公孙元捧正在忙着筹备登基大典,几乎每天都忙的脚步沾地,但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公孙剑、公孙文忠、谢淑兰三人,还是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吴王府,去给公孙元捧拜年。

    本来,谢淑兰是不想去的,虽然谢淑兰心里也清楚,公孙文正的死,不能算在公孙泓的头上,但这心里,还是有些别扭。

    但在公孙剑的劝说下,谢淑兰最终还是去了吴王府,公孙剑说的对,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况且,公孙元捧从来没有想过要杀公孙文正,公孙文正之死,完全是出乎大家意料的事情。这疙瘩,宜解不宜结,公孙文正死了,他的两个孩子,还要长大成人不是?若不能放下仇恨,自己的两个孩子哪里来的出路?

    如今,元廷已经日薄西山,其余起义军,又大部分是鼠目寸光之辈,根本不堪一击,只要应天义军不出现重大失误,公孙泓问鼎中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到时候,整个天下都是公孙元境的,让公孙文正的两个孩子,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