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责的常遇春

    听了这话,公孙泓是笑的更加开心,公孙元捧就这么一个侄儿,不仅能征善战,而且还深明大义,公孙泓怎么能不欢喜?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真的就什么都没有赏赐,就让公孙文正退下。

    除了赏赐有功之臣,对于战死的兄弟,公孙元捧也大肆赏赐,将这些人塑像祭祀,这一战,应天战死49名大将,这让公孙元境心痛不已。

    最后,公孙元境宣布,鉴于自己的长子公孙标,在自己在淮西作战,在鄱阳湖大战,监国时的良好表现,立长子公孙标为吴王世子。

    这事儿,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作为公孙元捧长子,公孙标虽然年纪不大,但为人儒雅,性情宽厚,已经表现出一位储君该有的风度,有宋濂、刘伯温这些人教导,假以时日,必定会成长为一位仁君,最起码,李善长、宋濂这些文臣,对公孙标,是拥护至极。

    就在一众文臣武将向公孙标拱手祝贺,公孙标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笑着一一回礼的时候,谁都没有发现,坐在一个角落中的公孙文正,看公孙标的眼神,发生了变化,隐藏在袖子中的银质酒杯,已经被捏扁……欢庆过后,公孙泓便与众大臣商议彻底攻灭陈汉的事情,陈友谅死了,一个黄毛小子坐上了那把龙椅,陈友谅曾经那些老兄弟,一定不服气吧?况且,陈友谅军阵中,还有不少人,是徐寿辉旧部,是在徐寿辉被杀后,被迫投降陈友谅的,此刻,这些人心中,恐怕也生出了一些别的心思吧?现在正是陈汉最虚弱的时候,不趁着这个机会,彻底将陈汉消灭,更待何时?

    在经过三个月的休养生息,应天大军,已从淮西、洪都、鄱阳湖这三场大战中恢复过来,而公孙元捧与徐达、刘伯温这些人,日夜研判地图,也做了充足准备,于是,公孙元捧再次御驾亲征,目标就是将陈汉地盘儿,全部纳入自己疆域。

    公孙元捧出征之时,恰巧赶上古灵儿快要生产,看着古灵儿被撑的鼓鼓胀胀的肚子,公孙剑无论如何,都说不出自己要出征的话,只能留在应天,陪着古灵儿,老老实实等待古灵儿生产。

    好在一点,陈友谅已经被打残,这一战,不会有任何悬念,公孙剑知道,灭掉陈汉之后,公孙泓的下一步目标,便是一统江南,只要能赶上灭张士诚的大战,那自己,还是有大把功绩可以捞的,攻灭陈汉,不参加就不参加了,比起老婆孩子,战功,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公孙剑没有跟公孙泓提自己要出战的事情,公孙元谆也没有安排他出战,而是让他留在应天,辅佐吴王世子公孙标。

    如今的公孙标,虽然只有9岁,但已经是第二次监国,上次公孙元境平定淮西、与陈友谅巢湖水战之时,公孙标,便以世子身份监国,因为良好表现,受到应天文臣武将一致赞扬,这一次,公孙泓又让他继续监国。

    从公孙元捧看公孙标的眼神,公孙剑便知道,公孙元境对自己儿子的表现,很是满意,将来,公孙标一定是公孙泓继承人,这一点,公孙剑已经是十拿九稳。

    公孙剑也是师从大儒,虽然没有全身心投入,成为纯粹的文人,但公孙泓的心思,公孙剑还是明白的。

    若将来一统天下,公孙元捧便是开国之君,自从元廷占据中原,中原百姓,便生活在水深火热,再经过元末乱世,百姓早已是疲累不堪,若天下一统,首要之机,便是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时候,一位仁慈的君主,远比一位野心勃勃,想大杀四方的君主,对于治理江山,更加有用,这才是公孙泓将公孙标,交予大儒宋濂教导的原因。

    站在大殿中,看着在主位上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听大臣们禀报政事儿的公孙标,公孙剑无声的笑了,恰巧公孙标的眼神,也看向自己,也向公孙剑投来一个善意的眼神,微微向公孙剑点了点头。

    看到这一幕,公孙剑是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当初流着鼻涕,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要果子吃的小屁孩儿,才九岁,就能帮着自己的父亲处理政事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