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科尔沁

    侍女提醒道:“娘娘,几个月后到了夏日,便不会有雪。”

    古灵儿羞赧的笑笑,一孕傻三年,此言不虚。

    岛上欢声笑语,距离北岛几百步之外的船上,内阁首辅李国普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刘若愚却一声叹息。

    怎么陛下还不回京城?

    李国普急得是国事,虽说皇帝在皇庄举办了两次朝会,但仍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

    以前的时候,皇帝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很晚,在内阁票拟和司礼监批红的帮助下,勉强完成所有政务的处理。现在昵,皇帝已经半年多没有管奏疏的事,积压下来的奏疏能装满很多辆车子。

    皇帝因为御驾亲征没办法,何况人家还取得了举国瞩目的胜利,但是既然你回到了权力中枢,便不能像个没事人一般,把奏疏的事情置若罔闻。

    刘若愚的诉求略有不同,他是很老派的思想,每日兢兢业业的工作,扮演自己“技术工人”的角色。

    这是刘若愚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从魏忠贤身边的骨干,到公孙剑任命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努力做好奏疏盖印的事情,从没奢望过更高更大的权力。

    在公孙剑的后宫,不止是妃嫔奇少,而且宦者、宫娥的数量有了几何级的降低,至于像“东厂”这样的特务机构直接转变成了税务部门,以前的内廷二十四监到如今已经合并到十个以内。

    公孙剑已经下达圣旨,禁止官方和民间一切阉割、残害身体的行为,意味着从此以后合法途径不会有新的宦者产生,从明初以来盛行的太监干政宣告终结。

    刘若愚一介文人,他找皇帝是劝他返回紫禁城,哪有做皇帝的整日飘在外边?刘若愚自从入宫没怎么提过意见,甚至没有写过给皇帝的奏疏,但他今天必须站出来,和李国普一同发出请求,皇帝该回京了。

    在李国普和刘若愚之外,还有另一个主动跑来的大臣,刑部尚书、成国公公孙纯臣,他的诉求更筒单。

    历朝历代有个规矩,逢皇帝登基、皇子诞生、册立皇后等一系列大事,都要大赦天下,释放一部分牢里的犯人。

    可公孙剑这个皇帝不一样,登基时候还算听话,后来便越发的不合规矩,他的儿子都快会走路了,又在辽东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还有收复青海、tái • wān 等一系列重大喜讯,却从来不提大赦天下的事。

    公孙纯臣是刑部尚书,这类诉求都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只能和李国普、刘若愚同来,找皇帝说道说道,该赦免的还是要赦免,不知多少人都在等着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