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

    “我看你小子读书读傻了,书上的能和实战一样吗,这些年让你在我身边看着我打仗,你真是全都看到猪脑子里了。”

    王毅冷哼一声,“你那些什么弓箭一百丈弩箭二百丈,在平原州城之处还有用武之地,咱们现在在什么地方?是居高临下的地势!你好好看着我怎么打仗。还有,这些年我杀的读书将领少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各个都自称儒家,最后还不是全都被老子杀的片甲不留,小子,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次老子再教你一次。”

    王全被说的面目通红,前些年他确实没有刻意去学习如何带兵打仗,都沉浸在兵书之上,甚至他还觉得自己父亲打的仗,大多都是有勇无谋的硬仗,全是靠运气才赢的。

    王毅甩开王全,注视着两侧如同铁乌龟一般的淮安军,他冷笑一声,看着他们缓慢挪动,高举双手,迟迟不放。

    于有俊遥遥看向丘连军镇,那个老将亲自出马,小将站在老将的身后,虽然听不到这一老一小在说些什么,他也能猜到,必定是小的差点酿成大错。

    于有俊刚刚就注意到,丘连军镇的人竟然在射了一批弩箭之后就任由自己人往前挪动,他都替柳庆匀公孙剑二人心急,他们两个人显然是没有这种作战的经验,但是也应该在敌军放缓攻势之后,派人出去查看一番,这样既能防止有陷阱或者是请君入瓮,又能看看敌军将领是不是傻子,自以为是的放自己上去。

    如果将柳庆匀和公孙剑任意一人换成于有俊,恐怕现在总攻的号角已经吹响了。

    这就是大将与小将的区别。

    于有俊叹了口气,自嘲的笑了笑,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般自我感觉良好了?他摇了摇头不在胡思乱想,得之我命失之我幸,让他们吃一些亏长一长记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于有俊召来传令官,一个穿着简练的汉子纵马而来,他吩咐道:“你去给前线传达命令,让二林两人不要操之过急,看情况再补上去。”

    传令官得令一声又退去,于有俊身边还有一位将领,此人和柳庆匀同级,名叫黄海平,出征之日王爷突然调过来的,只是平日里不爱说话,没什么存在感,今天他破天荒问道:“于将军,你认为那公孙小将和柳将军必败撤退?”

    于有俊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这位黄将军,他轻笑一声,“打仗嘛,哪有不受到挫折的,这头一场攻击只是试探而已,能登上去就上,登不上去就回来商谈便是,总结失败教训和经验。”

    黄海平讪笑一声不再说话。

    “对了,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