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夫人

  在1809年秋,清政府与葡萄牙、英国组成联合舰队对郑一嫂为首的海盗们发起了进攻。

  郑一嫂坐镇大屿山抵挡住了联军八天的围困,虚虚实实用的是炉火纯青。

  在防守的同时,还不忘派出一支奇兵偷袭广州湾,杀死虎门总兵林国良并荡平了炮台。

  联军在回兵救援的途中,还遭受到了海盗的埋伏,损失惨重。这一仗打出了红帮海盗的风采。

  1810年,清政府采取怀柔政策,招安郑一嫂。

  郑一嫂再秀智商。她带领着十几个文盲妇女,前去跟清政府官员谈判,并且为自己争取到了自己最大的利益。

  清政府要求她们招安,接受跪拜,郑一嫂并未毅然拒绝,几万人马虽然精良,但仍旧抵挡不住大清的军队,即便是能够取得几场胜利,但不可能一直胜利。

  她给了清朝官员足够的面子,却换回来了足够的利益。她摒弃世俗的观念,请求清政府赐婚她与张保仔,使得这段不伦之恋也走向了正途。

  自此她也开始为国效力,成功洗白。

  郑一嫂接受了招安后,便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郑一嫂当时还为林则徐对抗英国军队出谋划策,直到后来,张保仔去世后,郑一嫂便定居外岛。

  可以说郑一嫂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而这张遗书并不是郑一嫂的,而是他手下一名海盗,记录了这艘沉船在抢劫了一艘商船后途中遭遇官船,被击沉。这名海盗是希望通过遗书来证明自己对郑一嫂的忠心,他们哪怕被击沉也没投降。

  谁知道到了今天才被叶远在海底打捞出这些。也许海盗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默默的死去吧。

  看完这些叶远知道了这批东西的来历。首先打开一个大木箱,里面满满装的都是银元宝。

  叶远一看这元宝,大概12cm宽和高都有7cm左右,正面写有乾隆廿年字样。

  在清朝当时有两种银元形式,一种是库银,一种是市银。

  库银是上缴国库的官银,要求大小一致,有特殊标记,市银有大有小,有散碎的银子,也有大锭的银子。

  这是因为银子的流通方式不同。

  库银一般是用作官员的薪资发放、王公贵族的赏赐,不能在市面上流通。

  市银则可以在市场上任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