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

坐在桌案前沉思片刻,楚昀决定还是走上一趟。

卷宗上有个离临安城最近的西石村,这户姓柴人家里被掳走的是一个年约七岁的男童。

之所以选择这户柴姓人家,除了距离最近,还是因为这柴姓人家倒也是个有些家底的人,并不的孩子的确是被掳走的,而且卷宗上还写下他们一家与那青衣人一开始有所争执。

既然有争执,说不定就有什么线索。

而且看时间,也才过去一月,必然记忆犹新。

楚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王知府,王知府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起来什么事,忙招来了一名小吏询问了两句,这才对楚昀道:“你说的这个案子,我倒还有些印象。”

“哦?还请知府大人细说。”

王知府回想了下,道:“据这柴家的管家说,似乎听到他们用罗州话来交流了两句,所以猜测是罗州人士,我当时便差人前往罗州,将此事告知罗州知府,让他协助调查了。”

“罗州话?”

王知府解释道:“我已经问过,这是一种秦安府下东南一带的一种方言,接近苗疆地区的蛮语,那管家便是罗州人士,柴家人早年在秦安府做商贩时花钱雇下他,后来跟着东奔西走,回到西石村也没有离开。”

楚昀微微点头,大概明白过来,估计罗州方言只在秦安府东南一带才有人说,而秦安府他知道,在西南地区,距离此地可不算近,只怕除了当地人,根本无从知晓还有这种话。

所以那些青衣人为了掩人耳目,才故意用这种只有自己能听得懂的方言来交流。

而且王知府刚才提到的苗疆两个字,也恰好提醒了他。

传闻苗疆地区最好蛊毒,楚昀并没有去过,但是想想那里有很大一片地区都仍处于未开化的状态,而秦安府接近此地,受其影响,真有人修炼此邪术,或许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些都不过是楚昀的猜测罢了,到底如何,还要见过那管家再说。

王知府让赵大元陪着楚昀前往西石村,不过到了西石村之后,结果却让二人有些失望。

虽然有人在家,但不过是一个年迈的老夫妇,还有一个三旬的妇人,是柴家家主的双亲和夫人。

楚昀问了柴家家主,却被告知已经带着管家和一个仆人离开了临安府,去了秦安府。

原来自从管家告诉柴家家主是罗州口音后,柴家家主便把这消息一同报告给了官府,原本还想等着官府的消息,但是耐不住两个老人想念孙子,夫人也整日里哭哭啼啼,只好动身亲自前往秦安府去打听。

如今已经走了半个月。

而当初那青衣人前来时,柴夫人一个妇人家不好抛头露脸,所以就没见到,柴老丈年岁不小,也记不太清楚,所以谁也说不上来当时发生的事情。

管家也不在,楚昀几乎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只好问明了柴家男童的生辰八字,果然也是个纯阴生人。

有些可惜的回到府衙,楚昀只好先将此事记下,等云瑶到来之后,再告诉她,说不定还要前往秦安府一行,或许能寻到一些线索。

楚昀准备回去时,却被赵大元拉住。

赵大元见他似乎有些惆怅,便开口自己坐东,请他好好喝上一回。。

楚昀拗不过他,再加上有些日子没见,便应了下来,反正已经跟苏秒秋她们说过了,中午未必回去,不用等自己。

吃过饭,楚昀与赵大元一道往回走,到了府衙门前才道别。

楚昀看着热闹的云雀大街,和来回的车马,忽然想起来,自从钱塘县回来之后,原本和沈楠嘉说好的再见面,似乎自己一回来就忙各种事情,把这事给耽搁了。

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去沈家一趟?

想了想,楚昀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等过两天再说吧。

想到沈楠嘉,楚昀不由又想起钱塘县的冯家,也不知道那位被自己从镜中救出来的冯铃儿姑娘如今修养的如何,自己还没去问过,或许该找个时间和沈楠嘉见上一面。

倒不是他不想,主要是最近才外出回来,苏妙秋那个狐狸精几乎把他缠的死死地,更何况还有个玉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