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氏族的恐怖*

 能够支撑着大世家、大贵族继续坐视的原因就在于一份来自秦国太医署的绝密档案。

 因为河上公和丹丘生的计划,早年服用丹药过度的始皇帝早已透支了精力。

 因此,太医署联合素问医馆给出的结论是陛下活不过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

 这就是大世家和大贵族们的底气和等待。

 他们在等着始皇帝的驾崩,要么在皇权交替中动手脚,要么在新王登基后未能真正掌权时做文章。

 总之,他们在等一个时机,一个帝国权利交替的空窗期。

 他们沉得住,经得起诱惑,也耐得住寂寞,与如今的叛乱势力远远不同,他们更加隐忍,所以他们是大贵族,大世家。

 这场轰轰烈烈的六国复辟,并没有让那些大世家下场,或者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他们的一场试水,用来试探着帝国各方的态度。

 秦国三十六郡,在这场叛乱中,实际被牵扯入局的郡守一级的高级官员并不多。

 “公子,风氏一族族长,帝国左庶长风伯求见!”颍川郡守府阳翟官衙中,樗里寻看着最新的战报,却突然收到了一个亘古老牌贵族族长的求见。

 “终于来了吗?”樗里寻合上了竹简。

 亘古流传下来的氏族,他们平素低调到几近无人知晓他们的存在,但是无论是哪一个诸侯继承了这片土地,却都不得不重视他们的存在,给到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哪怕他们对这个诸侯国没有任何的战功。

 然而就是这样的古老家族,掌握着天下民生,无论军政,还是商贸,都有着他们的身影在背后操纵。

 这才是真正的老牌贵族和氏族,铁打的氏族,流水的王朝。

 他们存活得太久太久了,权利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场游戏,都是他们玩剩下的东西罢了。

 风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称号,从古流传下来的称号,最久远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

 每一任风族族长都会被称为风伯,至于风族如今的姓氏,也很少有人再知晓。

 这些远古氏族存在太久了,哪怕是黑冰台和隐宫也没有掌握他们的全部成员名单,已知的甚至都不到对方实际的三分之一。

 所以,樗里寻也很好奇当今风氏一族的族长是谁。

 对于风伯是谁,樗里寻都不会惊讶,因为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因为不是正式的见面,所以这一次会面也没有选在官署的会客厅,而是在官署后院的庭院中。

 然而樗里寻还是惊讶了,不是因为风伯是他认识的人,而是因为当今风伯太年轻了,年轻得过分,与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甚至可能更小。

 而跟在风伯身后的还有四人,樗里寻也都见过,但是并不熟,大秦学宫七十博士中的四个。

 掌史书的修撰,通古今;掌明辨文章的,辨然否;掌书籍经典和教育的,典教职。

 四人几乎是掌握了帝国的整个舆论和教育。

 而这四人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号,商山四皓!

 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

 “想不到四位博士居然是风氏族人!”樗里寻起身行礼,这是真的在他意料之外。

 四人姓氏孑然不同,论谁也不会想到四人居然是同出一族,还在不知不觉间掌控了帝国的史书修订,舆论民情和教化。

 换成后世就相当于是掌党史的最高长官、和文化部长以及教育部长。

 看似都是清水衙门,可实际上却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极其恐怖和巨大的。

 “公子似乎一点也不惊讶我等的到来!”当代风伯笑着看着樗里寻说道。

 樗里寻看着风伯,一身气度远胜他见过的所有士子,气息内敛温文如玉,哪怕是曾经的扶苏也没有他这样的气质,只能说不愧是古老世家出来的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