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尾声 相约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一九四九年五月三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杭州。

    人民解放军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歼敌于太湖以西,很快解放京苏杭以及广大江南地区。迫于人民解放军猛烈攻势,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收拢残部于淞沪一隅固守,依托四五千座钢筋水泥混凝土碉堡和海陆空立体火力负于顽抗,以期掩护国民党政府从上海向南转移运输物资和财产,破坏上海市政设施和工厂设施。

    为了粉碎国民党政府的阴谋,一九四九年五月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城市攻坚战。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全国半数工厂聚集在这里,密集的城市建筑群落,居住着六百万人口。此外,上海还是远东第一国际大都市,是西方列强在华利益最集中的地方,外国侨民众多,军事行动极易引发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使上海的局势复杂化。

    如何打好这一仗,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的角逐。

    根据中央指示,人民解放军三野制定了解放上海、保全城市的作战计划:战斗主要在城市郊外的宝山、吴淞、月浦、杨行和浦东高行、高桥等地区进行,两翼迂回,重兵钳击吴淞口,把敌军吸引到郊区歼灭之,从而达到保全上海市区的目的。

    5月12日,三野发起上海战役。13日,向月浦发起进攻,15日拂晓攻占月浦老街。国民党守军除部分兵力从水路逃走外,余部收缩至上海市区,企图利用城市坚守。

    5月23日夜,三野发起全线总攻,分别从东、南、西三面攻打市区。为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野严令:“攻打市区只准使用轻武器作战,一律禁止使用火炮和炸药。”

    5月25日清晨,南京路永安百货公司大楼上的绮云阁,悬挂了一面鲜艳的红旗。晨光中,红旗迎风飘扬,出现在上海人视野里。

    5月25日,三野所部在苏州河南岸进攻受阻,三野被迫暂时停止进攻。在三野和上海地下党的努力下,26日凌晨4时,苏州河北岸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副司令兼51军军长刘昌义率部起义,将苏州河北岸阵地移交由人民解放军,撤出上海市区接受改编。至此,上海仅剩青年军和交警队等国民党军残敌。当日下午三时,杨树浦地区残敌被全部肃清,至此上海全境解放。

    上海外围的战斗,打得惊天动地。解放军的炮火、炸药包一次次掀开那水泥钢筋浇筑的掩体,国民党守军主力被歼灭于城市之外的防线。

    听到炮火如阵阵惊雷,上海市民再次陷入慌乱之中。让他们感觉到意外的是,上海市区的战斗,早已没有那惊天动地的感觉,但解放军一路洒下的鲜血,染红了街道,染红了苏州河,这一切却是惊心动魄,让后人们永远铭记。

    在战火之中,上海百姓深居简出,躲避着伤害。

    一个市民深夜起床小解,小心翼翼地打开门,惊讶地发现门外大街上躺满了成排成排全副武装的士兵,稀奇惊讶之余,不觉之中竟然感觉到久违的安宁,小解之后很快进入梦乡。而当他清晨起床的时候,门前街道全然不见一个士兵。他轻轻地揉着眼睛,恍然昨日一梦。

    而在另外一条街道,上海市民清晨开门,也一样看到成排成排、数也数不清的士兵,一个个抱着步枪露宿街头。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一个又一个街头。

    “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这是一支从未见过的军队,竟然宁可顶着夜晚的湿寒,也不扰民。”这是无数上海人对眼前这支部队的第一印象。

    三野入城的军令何止如此,为了不引起物价的变动,入城后大部队一律不允许在市区买东西,即使是部队一日三餐禁止在城内生火,必须在数十里以外的郊区做好,再送到市区就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