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与退

如今升任山东总兵官的耿兆、湖广总兵官柴丘、陕西总兵官甘维等拱手领命。

军议结束,众将纷纷离开返回驻地,准备开拔出征。

周遇吉却是留下来,

‘督帅,末将有一事不明,粮道何不五十里建立一个粮寨,如此建立数个屯堡可以护佑粮道。’

周遇吉建言道。

“周将军所言颇有道理,然则清军沉船堵塞了航道,如今我军舰队只能抵达海州三岔河段,那里倒是可以建立一个棱堡,再向东北则没有航道通行,舰队无法抵达,大批的水泥、熟铁无法运抵,棱堡无法建立,只是建立营寨,防御颇差,成了处处驻守,分薄了军力却未必守住的局面,因此,陛下和本帅、刘侍郎商议多时,不如重兵运粮,如果清军赶来,后军和清军来一场决战,最多两败俱伤,拼伤亡,我军绝不畏惧,”

孙传庭解说一番。

辽东之战,明军最关键的就是粮道。

为了此事,朱慈烺、孙传庭、刘之虞和赞画司共议多时,权衡了多个护佑粮道的方略,才做出如此决断。

“原来如此,末将知晓,”

周遇吉道。

他也是知道粮道的紧要处,才提出建言。

“只是有一样,如此将辽镇、蓟镇宣府等最强边军抽调,削减了前锋的兵力,周将军重任在肩啊。”

“督帅放心,只凭京营十一万大军,就足以破敌,只要建奴敢来决战,”

周遇吉信心十足。

他亲自参与了整军,讲武堂将明军主将几乎全部整训了一番。

眼见着各处明军军力大增。

要说对明军战力最了解的,周遇吉是数人之一,他有绝对的信心决战破敌。

当然他对粮道能否抵挡住清军偷袭存疑,但是没有办法,毕竟京营主力就是十一万,没法再行分兵在后军。

‘很好,本帅就等着捷报传来的时候了。’

孙传庭哈哈大笑。

...

“大帅,尚可喜急报,明军开始北上了,”

多铎进入大帐大声道,

“这个尼堪请示定夺。”

多铎很兴奋。

他期待这次决战久矣。

他知道明军今非昔比,那怎么样,大清豫亲王丝毫不惧,甚至期待和明军决战,只有战胜这样的明军才能奠定他的威名。

“让尚可喜辽阳靠拢,放弃海州。”

多尔衮冷冷道。

“二哥你这是要诱敌深入,”

多铎道。

他们这些兄弟从小是厮杀中磨砺长大的。

没读过几本兵书,但是各种兵略用的纯熟,简直就是他们的本能。

“正是,明军气势汹汹北来,此刻距离耀州太近,明军二十万都在一处,我军虽然也有十六万,但是此时决战,即使获胜也是惨胜,还是诱敌,我倒是要看看孙传庭如何应对。”

多尔衮冷哼道。

多铎点头,诱敌深入,粮道拉长,明军必然分兵。

那时候就是清军主动了,可以决断吃哪一个块。

这样的诱敌深入,清军在萨尔浒、松锦大战中多次运用,屡试不爽,先后大败明军数十万。

明军即使洞悉也没有办法,因为明军主攻,那就必须分兵。

“只是尚可喜头疼了,海州可是他的老巢,如今不战放弃,有够肉疼的。”

多铎笑骂道。

明军在耀州一线到处打粮,抢掠粮秣,可以看出明军的兵略,效仿清军就粮于敌是一定的。

沿途只要清军后撤,明军所到之处必然是抢光一切,而海州西南是尚可喜的封地,尚可喜当然心疼。

“一个尼堪算什么,如果到了海州,辽阳,明军还是没有露出破绽,本王就后撤到沈阳,在沈阳坚守,四百里粮道,本王不信明军可以护得周全。”

多尔衮的话让多铎一惊。

“二哥,退的如此远,就怕豪格那些人趁机发难,催促你用兵。”

要是撤离到沈阳,当然好,但是这中间可是大清腹地,尽皆是皇室权贵的封地,被明军抢掠损失惨重。

这些人必然暴跳,有心人引导,对多尔衮极为不利。

‘如果此战大败,什么罪名都是无所谓了,如果此战大胜,现在的罪名何必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