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辽东

    孙传庭拱手笑道。

    清查晚了点,没法,广大的地区汇总后入京师,再行统合就是拖延半年。

    ‘很好,中原劫难终于渡过,朝廷赈济中原可以削减多半了。’

    朱慈烺颔首,很好的消息。

    大明身上的重担下去一大块。

    为了赈济中原,每年都是投入超过两百万两钱粮,是朝廷第一大开销。

    随之五省总督衙门已经裁撤。

    与之相反,虽然每年都有战事,但是战事的结果却是收益远远大于开销的。

    “恭贺殿下。”

    诸人躬身。

    朱慈烺笑着虚扶几下,经过这些年的折腾,到今天才算是平息内乱。

    “诸卿,非是本宫一人之功,乃是诸卿同心协力的结果,日后大明中兴,几位卿家必是中兴名臣,”

    众人相视而笑。

    人臣巅峰,青史留名,大丈夫不碍如斯。

    “陛下,中原赈济流民费用大减,只是蒙学开销日增,去岁一百多万两,今年怕有两百万两,还有士绅的捐助怕也有过百万两,只是礼部在京畿和山西统合了一下,京畿尚可,入蒙的孩童有七成,山西嘛,只有四成。”

    孙传庭拱手道。

    朱慈烺皱眉,

    “两边为何相差这般多。”

    “殿下,京畿各个府县严令各乡村必须提高入蒙孩童数量,否则那些村正就要去职,负责的户科礼科主薄也要受到牵连,因此入蒙的孩童多,而山西嘛。。。”

    吴甡回禀。

    朱慈烺知道这就是上有所好了,京畿所在府县官员知道上面甚至他这个太子关注此事,深怕因为这个失去了官帽,因此抓的严,而山西则是敷衍很多了。

    ‘那就推广开来,除非山区,就学不易的村寨,否则入蒙不足七成的,县令、主薄、教授去职。’

    这个命令一下可能冤枉一些人,但是朱慈烺在所不惜。

    孩童开蒙关系大明兴衰,也只有他最知道干系重大,如果他不大力推动,可能严重拖累大明国力上升。

    更是无法动摇士人独霸大明知识阶层的畸形状态。

    ‘再者,钱币流通后,每年从其收益中收取三成作为开蒙的费用。’

    朱慈烺也是下了狠心。

    日常开销不足,没法腾挪,那就抽取货币发行后的盈利。

    必须推行下去。

    其实他很想向欧洲各国一样,如果不送子侄入蒙,就罚款甚至入狱处置。

    但是大明之广阔,贫富差距明显,百姓目不识丁众多,素质不高,胥吏权势过甚,他怕有大票胥吏利用这个机会打压庶民,这些胥吏都是擅权的好手,因此他只能暂先隐忍。

    “微臣领命。”

    孙传庭拱手。

    众人看出了殿下对推动开蒙的决心。

    如此投入仅次于官员、大军的开销,处于第三位。

    “殿下,东征统帅刘之虞率军刚刚抵达大沽,随同回军的有三万多军卒,此外蓟镇五千军卒留在了下关驻守,同船抵达的还有在倭国获取的军资一百多万两。”

    陈新甲躬身道。

    阁臣嘛,言辞讲究,什么军资就是各个骑营在倭国江户附近富庶地带抢掠的金银。

    但是不能提抢掠之事,只能说军资。

    否则可能引得一些道德君子纷纷弹劾。

    搞的朝廷声名狼藉,十分被动。

    “很好,诸军很能干嘛,”

    朱慈烺笑道。

    众人也是轰然大笑。

    朱慈烺发现这些阁臣也被他带坏了,对于官军抢掠看的很平常。

    ‘至于弹劾,不必理他,正所谓敌之仇寇,我之英豪,这样的抢掠大大削弱敌人的军资,强壮我军实力,等同建奴入寇撕扯我大明身躯,因此哪怕弹劾有三尺高,本宫也不会惩处一人,相反,本宫会褒奖刘之虞,这一仗简直是兵不血刃,而且获利颇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