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好大

    代善病亡,两红旗分裂,满达海支持豪格,而硕托等大多数人支持多尔衮,也意味着两红旗大部分牛录支持多尔衮,这让多尔衮在四个执政大臣中占据了上风。

    虽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多尔衮一派已然咄咄逼人。

    当然,刚林即使作为豪格一派也不得不承认,多尔衮的才干远在豪格之上。

    比如这次议和就是多尔衮提出的。

    多尔衮虽然对洪承畴看不上眼,但是还是听取了洪承畴和范文程的建言。

    此人还是颇有心胸的。

    他建议议和,目的当然是扰乱明国,才有了他这次南下明国之行。

    只是,到了这里,听闻了那位太子的传说,他颇有些狐疑,不知道这位明人眼中英明神武引导中兴的监国,能否看穿大清此番议和的伎俩。

    如果看穿一切,大清堪忧啊。

    ...

    翌日,还是这个院落里,大明阁臣兵部尚书陈新甲会见刚林。

    和议可以正常进行,但是依旧保持低调。

    双方皮笑肉不笑的寒暄完毕,陈新甲笑道,

    ‘听闻辽东去岁又发生了粮荒,大学士等人很忙碌吧。’

    面对这个不怀好意,幸灾乐祸的笑脸,刚林很想一拳打过去。

    真是一个阴险小人。

    去年辽东确实发生了粮荒,三年两荒,没法,汉人逃离太多,辽南粮仓迟迟没有恢复,辽东的粮食勉力维持,遇到大些水旱灾害就支撑不住。

    前年是旱灾,去年是水灾。

    辽东这个地方降雨大部分在六七八月,因此水患很频繁。

    唯一的好处是水灾祸患没有旱灾大,不是全境的,主要是浑河等水域。

    不过也还是让辽东粮食产量下降了两成。

    结果当然是国内粮价腾升,饿死了些百姓,尤其是汉奴死亡最多。

    ‘感谢阁老牵挂,大清还支撑的了,不过也正因此,我朝陛下倡议和谈,我朝有个提议,意图将宁远和锦州送归大明,’

    说完,刚林紧紧盯着陈新甲。

    他看到陈新甲瞳孔一缩,一脸的惊容,简直不可思议,送归宁远和锦州,他是否听错了。

    ‘你再说一遍。’

    刚林淡淡笑着又讲一遍。

    “嘶,大学士尽管说,你等诸王需要大明什么交换。”

    陈新甲道。

    甭说你们皇帝了,十岁小娃而已,就是几个执政大臣做主。

    “很简单,签署和议,五年内不相互攻伐,大明需要对我大清开设榷场,允许通商,我清国用宁远、锦州换取三十万石粮食,这就是和议的条件。”

    刚林说出了他所有的条件。

    陈新甲盯着刚林半晌,久久未语,他看出对方很坚决,这是底线。

    “此事涉及通商,还有粮食交换,本相无法做主,必须禀告陛下。”

    “是殿下吧,本学士等得起。”

    刚林刺了一句,谁人不知崇祯就是一个牌位。

    陈新甲拂袖而去,没有争吵。

    ...

    乾清宫中,阁臣再次聚集一处,和朱慈烺共商这个新变化。

    “这是建奴利诱我等,如果我朝应允,派军入驻辽西,建奴必然重兵围困,这就是另一个松锦大战,殿下不可不察。”

    堵胤锡第一个发声。

    “正是,建奴这是看到了我大明蒸蒸日上,怕过几年我朝准备妥当,就是建奴的末日,因此希翼利诱我朝,在辽西再次来个围点打援,让大明大败一场,建奴赢回优势。”

    孙传庭也反对议和。

    “倒也是一个机会,如果趁机拿回宁远呢,那里距离海边只有二十余里,倒不是不能坚守,如此我军就在辽东有个坚守的据点了。”

    陈新甲拱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