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和平衡

    直到岳托、萨哈林病逝,代善老矣,黄太吉才对代善彻底放心。

    但是两红旗内部很多代善嫡系对此颇有怨言。

    本来他们可能身份一变成为最为尊贵的两黄旗的。

    多铎都知道,代善的孙子辈中很多人,比如硕托、阿达礼就对此颇有微辞。

    嗯,是个机会。

    “还是二哥多智,那我们兄弟就等。”

    多铎终于露出笑脸,开怀痛饮。

    多尔衮摇摇头。

    国内他可以等,相信必有变局,他能抓住机会。

    但是那个该死的明国和那个太子是否给大清机会呢。

    双方必有殊死一战。

    只有胜利了,才能说得上国内争夺,否则一切都是灰飞烟灭了。

    ...

    三日后,黄太吉终于醒转。

    又是两日,所有大臣被召集到寝宫。

    此时的黄太吉除了头部其他部位都不能移动。

    他的眼睛深深陷在了眼窝里,整个人就是一个骷髅。

    他已经无法言说了,但是他早就留下了后手。

    身边亲信宦官拿出了一副诏书,这是黄太吉早就写好的。

    那个略略歪斜的字体,众人一看就是亲笔所书。

    诏书立其子福临为太子,黄太吉百年后登基称帝。

    介于福临只有九岁,因此黄太吉任命代善,豪格、多尔衮、济尔哈朗、刚林为辅政大臣。

    对,都是满人,汉人一边去。

    这是满人家事。

    同时军国大事由代善、豪格、多尔衮、济尔哈朗四王决断。

    也就是四王议政。

    下令恢复多尔衮睿亲王的爵位。

    豪格一脸的颓丧,成为太子的野望破灭了。

    这是他日思夜想的。

    谁都看出了豪格的沮丧。

    黄太吉轻缓的摇头,他为什么不用豪格。

    因为豪格外露的性子,拙劣的政治手腕,注定无法对付多尔衮。

    甚至压服不了代善和济尔哈朗。

    豪格登基几乎注定一败涂地。

    宦官看向代善,

    “陛下问礼亲王,是否忠心辅政。”

    “老臣谨遵圣命。”

    代善垂下花白的头颅。

    ‘陛下问武亲王...’

    “儿臣遵命。”

    豪格红着眼。

    “微臣遵命。”

    济尔哈朗。

    “臣弟遵命。”

    多尔衮分外平静。

    黄太吉深深的看了眼多尔衮。

    多尔衮越是如此平静,他越是不放心,奈何老天不给他时间了。

    翌日,勤政殿中,九岁的娃儿福临端坐皇位,于懵懵懂懂中被尊为太子。

    众臣跪拜见礼。

    从这日起,军国大事由四王合议,相互制衡,谁也甭想独断。

    但是,往往诸事有代善、济尔哈朗、豪格合议,他们的决断,多尔衮没法反对。

    除了干系两白旗的要务,多尔衮也不激烈的反对。

    朝局保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