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数个湖广

    他们也被朱慈烺引导,明白如果夺取了那里,大明面临的土地人丁的压力会大大缓解,大明也会再次强壮起来。

    “就算如此,如今辽东还在建奴治下,我朝也是无可奈何吧。”

    周延儒淡淡道。

    一些大臣点头,他们听了也十分的振奋,数倍辽东,辽东可是有数百万亩良田的,可想而知拓荒后有多少田亩。

    但是,那不是建奴的地界吗,或是建奴以北,说白了,不夺取辽东没用,而夺取辽东,大明是怎么丢掉辽东的,打不过啊。

    “在建奴手中如何,建奴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建奴再非不可战胜,就是现下,我京营主力全出,建奴必然不是对手,辽东收回不成问题,”

    一直没有发声的孙传庭出列霸气道,众人面面相觑,但是无人敢出首反驳,和孙传庭谈兵事那是自取其辱,

    ‘我大明如今最大的祸患是流贼肆虐,搅动举国不安,无法聚集国力全力征讨建奴,只要剿灭流贼,京营北指,就是建奴族诛之时,’

    “孙相所言极是,我朝如今第一要务是剿灭流贼,平复天下,然后就是攻伐辽东,收复失地,须知无论是用兵还是拓荒,需要大笔钱粮,因此我朝当积蓄钱粮,以备不时之需,”

    朱慈烺下了定论,

    ‘诸卿切记,这就是接下来数年中我朝的当务之急,一切政务当围绕此事运行,最终的目的就是灭国建奴,夺取田亩,大明兴盛,’

    这就是大明版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了。

    众人躬身应诺。

    朱慈烺知道这些人还是各怀心思,不过没问题,一个国家从来都是有内讧,这个无法断绝,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但是,不能影响前进的方向。

    当然,朱慈烺有些事情连孙传庭、堵胤锡、方孔炤、刘之虞等亲信也没有提及。

    如果真的夺取这块大平原,开始推动垦殖的时候。

    当会引流大批的庶民前往。

    朱慈烺的打算每户赠予三十亩以上的田亩,完全是免费赠予。

    让人离乡背井的到寒冷的北方垦殖,必须有大的让利。

    这些大批没有田亩的流民和佃户的离开,会让大明现在大批闲散的劳力为之一空。

    大明内部那些豪族们再想极度压榨佃农必不可行。

    比如现下佃租达到了五成左右,甚至高到六成。

    这些地主就是欺压流民众多,你佃户嫌弃佃租高,流民不嫌弃啊,他们为了活命六成的租约想都不想就答应,总有人愿意耕种,如此这般高的租约在大明是常态了。

    朱慈烺最初听闻惊愕万分,吃人的佃租啊,这些佃户必然挣扎在死亡线上,丰收年份也就是饿不死,只要一点灾害必然破产。

    难怪每年都有大批佃农破产成为流民,最后给流贼提供滋养。

    但是大量流民电魂出走辽东后,那时,只怕佃租不下降到两三成,没有佃农愿意租地了。

    这会让大明下层百姓生活大大改善,大明尖锐的社会矛盾缓解,那时候大明就真正的转危为安。

    只是这话朱慈烺就是和亲近的人也不会说,赞画司出身诸人也是地主啊,不知道他们知道这一切有什么反应。

    还是温水煮青蛙最好,待温水沸腾后,这些地主们就无可奈何,只能随波逐流了。

    而这样的过程温吞,冲突很小,正是改制的最佳方式。

    朱慈烺命周延儒为首定下改制的章程,另一边孙传庭为首推动大军备战,准备离京南下,虽然是冬季,也没办法,军情如火。

    周延儒是一张苦脸,这个改制太招人恨了,他主持此事,必然招黑,天下不知道多少人而且都是士族豪族唾骂他,但是他不敢推辞,改制这样的大事,他作为首辅为首是理所当然,否则要他这个首辅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