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

    好大喜功,喜怒无常,一味陷于和士人争斗,却是毫无战略眼光,将大明国力耗尽,真是个蠢材。

    堵胤锡没有言声,那是皇家自己的事儿,不是他能参言的。

    “刘泽清在此处考掠众多,然后再行贿赂朝中,大好循环啊,好,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少身家,本宫如今可是极为缺少银钱,哼哼,”

    朱慈烺恶意满满道。

    “殿下,临清乱事不止这些,还有众多,”

    堵胤锡接着道。

    堵胤锡这些天不但查探了刘泽清的私密,还有厘金局的诸事。

    堵胤锡很清楚朱慈烺对厘金的期待。

    希望厘金可以取代辽饷练饷,为百姓减压。

    虽然厘金造成货品价格上涨,但是毕竟平均起来较为轻微,而那些辽饷练饷经过多出官吏甚或甲长里长村长层层盘剥,让很多百姓倾家荡产,成为无依无靠的流民,这就是流贼的乱源。

    而厘金收取不甚多,干系太子威严,也干系太子的变革是否持续,如果一再受挫,可能陛下会撤去对殿下的支持,那是巨大打击。

    因此,堵胤锡用心查访,希翼找出其因由。

    “堵赞画有何发现,”

    朱慈烺是太欣慰了。

    这等不等不靠,主动为他分担的部下哪里找去,他也得赞自己一下,当初好眼光。

    这个堵胤锡将来还得重用,现在局限在京营赞画司实在是大材小用。

    “厘金收取不足,依然还是老问题,官商上下其手欺瞒,损了厘金税,肥了这些官商,”

    堵胤锡详细讲了经过。

    户部依照当今指示建立厘金局,当然要建立一个收费的章程,没有收费章程,也没法统一收复的规制,很多商户也做不到心服口服。

    户部的收费章程里首先一个就是北上的米粮只是收取象征性的税赋。

    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如果没有北上供应的米粮北方京师一线就得粮米匮乏,粮价高企,百姓怨声载道。

    现今北方的田亩贫瘠,供应不了京师众多人口的口粮,很多从江南、湖广一线北运。

    这是民生大事,也是民政大事。

    大明户部当然清楚。

    因此北上的米粮,即使不在统一的漕运之内,也会优惠免除大部分的税赋,就是为了鼓励商人向北方贩运粮米。

    这样的好处很多,最起码减轻漕运压力,平抑北方粮价,而且商人自行其是,不用官府运作,可以省去不少麻烦和费用。

    这当然是好事,但是问题也就出在这个米粮减免厘金税上。

    这个章程里规定的是一石米百里只有十文钱的厘金税。

    而其他的布帛锦缎尤其是丝绸等厘金税是粮米的数倍,甚至是十倍。

    盐铁等物件除非有官府行文九边需用,否则也是收取不少的厘金税。

    而珍宝首饰砚台等奢侈物件更是收取重税。

    这个简单,这时候明人已经筹算的很清楚,米粮是百姓必须之物,但是珠宝等物件绝对是富庶人家需用之物,就是加了税赋他们也买的起。

    但是这样的分级后,一些商人立即就有了想法,他们将这些高税负而且不甚大的物件裹挟在米粮中过关,到了目的地再拿出来。

    当然,各地厘金局的管理和稽查衙役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些手段。

    商人的办法就是收买,给各级官吏和衙役不等的孝敬,他们就是抬手过关就是了。

    ‘殿下,虽然只有多半年时间,如今各地厘金局内外官商勾连十分熟悉了,臣下以为其中大部分官吏已经贪墨颇多了,’

    堵胤锡低声道。

    朱慈烺脸色十分的难看。

    不过,想想国人的尿性,也实属平常,这些人用尽手段为自己谋利,也是历经千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