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盆(9)

 丁云大三那年,粮食总署迫于国家粮食库存逐年降低,已经快要降低到最低警戒线,不得不再次修改粮票标准。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改过两次了。

 第一次修改的是粮票的范围,最开始粮票只包括主粮,杂粮价格上涨,但依旧不限量购买,而修改之后,不论杂粮主粮,全部都被纳入了粮票范围内。

 所有杂粮和主粮类食物的购买,也全都必须使用粮票,譬如豆制品等等。

 荞麦麦片之类都算在内。

 就连豆芽都得使用粮票加钱购买。

 第二次修改的是粮票的份额,这一次对粮票份额进行了再次细分,重体力劳动者为六十斤,脑力劳动者为四十到五十斤,就连男女都有所细分,男的份额降的少一点,女的份额降的多一点。

 不过女的会多一份月事滋养补贴。

 孕期份额也会适当增加。

 总之就是尽量将粮票份额细分到个人最适宜的程度,缩紧粮食分配当中的一些可波动余地,以求再次减少浪费。

 而最新的修改,就是真的迫不得已了,只能再次削减每个人的粮票份额。

 平均削减量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另外就是肉票等票劵体系也开始推出了,因为肉食价格上涨的实在太过离谱了,离谱到了普通百姓已经快吃不起的程度,再这样下去,局面将会演变成有钱人大鱼大肉,不吃主粮也无所谓。

 普通人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并且还有可能营养不良之类。

 如今极端天气那么频繁,人一旦吃不饱还吃不好,营养不良的话,很容易直接被极端天气给带走,这也是上面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了替多数人着想。

 粮油总署只能继续增加票券种类。

 按照最科学的配比,以及保证不至于营养不良的最低标准,给每个人每个月发放固定的各类票据,并接管所有食品企业和行业,强制降低食物的价格。

 这么做虽然买东西有限制,必须要用各种票券,也不能买多,但至少价格降下来了,至少大多人都能买得起了。

 比如说猪肉。

 前段时间五花肉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一百四十八块钱一斤,这是普通的五花肉,不是黑猪五花肉,也不是什么香猪精品五花肉,就是最普通的五花肉。

 这价格,几个家庭舍得天天买。

 一个月买三两次都肉疼。

 现在有了肉票,平均每个人,每个月的份额在三斤左右,虽然一家三口每月份额加起来也凑不到十斤,但是价格确实降了下来,只要二十几块钱一斤。

 而这其实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也是直到这个地步,大多数家庭才算是真的开始斤斤计较,一丁点都舍不得浪费,才开始不嫌弃猪皮肥肉之类。

 具体表现在土豆不用削的贼干净的削皮刀削了,而是改成用快子刮,或者索性就洗干净一些,不削皮,直接吃。

 萝卜缨子不扔,留下来腌点咸菜。

 黄瓜绝不再削皮吃。

 垃圾桶里也基本再见不到,有些焉黄,不太新鲜的,成堆成堆的菜叶了。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恍忽想起来自己过去浪费了多少其实没坏,也不是不能吃,只是个人不太喜欢,甚至于就是看着不太新鲜,不够美观的各类食物。

 一时间不少人还在网上忏悔起来。

 忏悔自己过去太浪费了。

 【我以前吃大白菜,一般至少要剥掉两到三层外面的菜叶子,一颗大白菜少说也得瘦掉一圈,根部更是直接切掉一大块,现在想想,真的是太浪费了。

 那些其实明明都能吃……】

 【我也有罪,我过去吃猪肉因为嫌弃猪皮,所以每次都是把猪皮削下来扔掉,有些肥肉或者看着不太好的肥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