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座谈会

    你今天在座谈会上来了这么一出,完全没给刘会长脸面,再想进商会,估计不可能了。”

    “陶叔,今天会上的形势,你和吴叔应该看的很清楚,我只是一杆枪,握枪的另有其人。”陈冲道。

    “你是说杨县长?”,陶小平猜测道,“杨县长的想法,我大致能猜到一些,清河县商会这几年确实有点不听指挥了,不过有句老话叫山高皇帝远。

    我们都是商人,需要在这个圈子里混,报团取暖,没必要把人全部得罪了去讨好领导,领导能护你一辈子?”

    陈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微笑对茶艺师道,“手艺不错。”

    “谢谢老板!”年轻姑娘又给陈冲倒上一杯。

    陈冲从兜里掏出一百块放到她手上,“新来的吧?陈冲,先混个脸熟,以后来喝茶就叫你烹了。”

    “谢谢老板!”茶艺师微笑道。

    “你有没有听我讲话?”陶小平道。

    陈冲回头对陶小平笑道:“陶叔,你觉得组织能让清河商会那些人,包括会长刘泽波,一直在清河县割韭菜吗?”

    摇头道:“不可能,今天这次座谈会只是释放一个信号,他杨县长要重建清河县民营经济秩序。

    说起来,清河县总商会从刘泽波当上会长之后,已经风云很多年了,凡是经商的都想往他身边靠。

    杨县长43岁,正处,主抓经济建设,他能让你一个总商会把刀架到他脖子上?

    能让刘泽波这些人断了他的仕途?

    他需要搞一些大动作给市里看,所以才在会上反复强调民营经济的活力、创造力!”

    陶小平道:“你讲的这些,我都懂,我现在是担心你个人,今天把商会的人得罪了,不怕他们报复?”

    “嘿嘿!”,陈冲嘿嘿一笑,“陶叔,你觉得我是一杆任人摆布的枪吗?”

    “你的意思是你留有后手?”陶小平疑惑道。

    “陶叔,现在商会成员有多少人?”陈冲问。

    “不到三十人!”

    陈冲接着道:“商会审批那些条条框框之所以繁琐,要求多,很大程度上就是表达刘泽波个人的意志。

    他并没有把蛋糕做大一起分的想法,而是扩张自己的利益圈子,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但是陶叔,清河县经商的可不止三十人啊,新城工业园区也进入了招商引资阶段,难道所有人都要进入总商会才能在清河县立足吗?

    既然还有大部分人融不进去,为什么他们不自己组织一个团体和总商会抗衡呢?

    县里适当让一些政策红利给新团体,新企业、小老板不就活了吗?

    两个团体碰撞,市场不就活跃了吗?

    这难道不是杨县长最想看到的活力和创造力吗?”

    陶小平听完,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