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

    其实自舞弊案暴出来之后,虽然朝中弹劾相关官员的折子不断,但是因拿不出确切的证据证明哪些官员参与了这次的舞弊,所以案件陷入了僵持状态,这位告御状的书生被请进了刑部,虽然他蹲的是大牢,但也是好吃好喝地小心供着。

    原本以为这件事会慢慢平息下去,却不想发生了命案。

    书生的死激怒了读书人,尤其是上一届科考没有考中的读书人,几十名名书生聚集文庙,鸣钟敲鼓,在圣人塑像之前大肆悲泣,痛陈官场黑暗,读书人没有活路。

    贺林晚看完狐夭送来的密报,想了想,问道:“薛元澄和陈豫都是上次春闱的考官?”

    狐夭:“是的,姑娘。薛元澄为主考官,陈豫是十八位房考官之一。”

    贺林晚笑了笑,垂眸道:“那可正好了。”

    贺林晚想着,她等了这么久,有些事时机到了。

    贺林晚问:“书生们大哭文庙,朝堂没有反应?”

    “怕是因为影响有限,那位陛下没有太当回事。”

    考官都是天承帝钦定的,大多是他信任的心腹大臣,举报舞弊的人又拿不出确凿证据,天承帝没当一回事也正常。

    贺林晚笑着看向狐夭:“近来春雨颇多,雷电无眼,我看奉先殿的屋顶该修一修了?”

    狐夭愣了愣,立即领会了贺林晚的意思,笑着道:“属下领命。”

    当夜大雨,奉先殿屋顶被雷电击中,虽然并没有导致屋顶倒塌,但是瓦片掉了一地。上一次奉先殿遭难还是五年前,结果导致李毓被流放出京,这一次不知道倒霉的又会是谁。

    第二日就有言官上奏说奉先殿遭遇雷击是书生门哭文庙之事,惊动了先帝之灵,请天承帝应读书人所请,彻查科举舞弊案,以安先帝在天之灵。

    天承帝的脸色不太好看,派禁卫去看守太庙,将打算第二日继续哭的书生门驱赶出去,不过为了避免惊扰先帝之灵的事情再次发生,天承帝下令三司彻查舞弊案之余,让与此次案件有关联的官员都暂时停职。薛元澄和陈豫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