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誓言(含加更)

    卫氏叹了一口气,摸了摸贺林晚的头:“我并非是在担心这个。你父亲他身为武将,领兵打仗本就是他的职责所在,我哪里担心得过来。记得过年的时候你父亲派人回来送年礼吗?今年因送得少了还被你四婶说了几句。我听回来的那位管事说这两年那边连发旱灾和蝗灾,不少地方都是颗粒无收,去年冬饿死了不少人,官府已经开了好几次粮仓放粮了。”

    贺林晚立即明白了卫氏的担心:“官府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原本是应当的,只是这次若是登州的战事因粮草告急而战败,母亲担心朝廷会降罪登州的官,父亲也会被牵连?”

    卫氏叹道:“是啊,只盼望这场战事不要拖太久。”

    贺林晚也皱了皱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还真是一个大问题,就怕到时候有人接着粮草的问题生事。好在登州原本就是港口,调度粮草也还算便利。不过这些都是朝廷官员应该担心的事情,她们这些内宅女子就算是再担忧也做不了什么。

    第二日,因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贺林晚也不好对卫氏开口说自己要出门的事情了,她晚上挂念杰哥儿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卫氏见了以为她在为父亲担心。还安慰了她几句。

    今日在去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除了二夫人和余氏以外还来了一个打扮体面的中年妇人,这妇人似是在老太太跟前很是说得上话,老太太还赏了她绣墩坐着。

    见卫氏和贺林晚走了进来,余氏立即不怀好意地笑道:“刚刚还提到三嫂呢,不想三嫂这就来了,你看看今儿谁来了?”

    那原本坐在绣墩上的妇人起身给卫氏见礼,口中道:“奴婢给三太太请安了。”

    卫氏看了那妇人一眼,微微颔首,淡声道:“段嬷嬷是太太太跟前的老人了。无需如此多礼。”

    余氏掩嘴一笑:“可不是无需多礼么?一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见外?段嬷嬷的女儿秋香去年被老太太送去了登州照顾三伯。现在说不定连孩子都怀上了,可算是给三嫂你分忧了。三嫂你见了段嬷嬷可得好好亲近亲近。”

    卫氏没有理会余氏,依旧如往常一样站在一边当木头桩子。

    老太太问段嬷嬷:“老三这不肖子出门在外从来没想过往家里送信,秋香最近可有送信回来?”

    段嬷嬷看了卫氏一眼。笑着将自己一只拿着的包袱呈上。对老太太道:“秋香昨日刚刚让人送了不少上好的高丽参回来。说是三爷特意买来孝敬老太太您的,奴婢刚刚进来的时候已经交给春香收着了了。另外这里有两双鞋,一副抹额。这都是秋香亲手做的。秋香说三爷很好,她也很好,让您老人家注意身体,等她回来再跟您磕头。”

    老太太看了看段嬷嬷送上的两双鞋和抹额,抹额上还照着老太太的喜好镶了宝石,不由得点了点头:“这丫头的针线还是这么好,当初在我房里伺候的时候我的鞋子都是让她做的。”

    余氏笑道:“不好老太太您会让她去伺候三伯吗?这秋香丫头还真是个能干的,虽说山东离着高丽近,以前也没见三伯往府里孝敬过人参啊,可见这内院还是得有个懂事明理的当家才好。”

    二夫人问道:“秋香可有提及这次的战事?”

    段嬷嬷摇头道:“奴婢也是今日出门才听说那边打起来了,秋香送东西回来的时候应该还未开战,不过老太太和二夫人也不必太担心,三爷有着多年领兵的经验,本身武艺有极其出众,这次说不定还会立功呢。”

    卫氏从头到尾都是低头听着,一言不发。

    卫氏带着贺林晚从老太太院子里出来的时候,段嬷嬷也出来了,追上卫氏笑着道:“三太太,秋香还送了两根人参给您以及两位小主子补身子,另外还有一些成色上好的高丽玉,说是给您与姑娘打首饰用的。秋香原本还以为今年三爷回京述职她能跟回来给您磕头敬茶的,不想却遇上了战事,今年能不能回来还说不准呢,所以还请您见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