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菩提

    一时对这这幅画颇有些爱不释手!

    祖师满意笑道,“你有心了,这首诗是你所做?”

    秦云:“弟子不敢欺瞒,这首诗是弟子幼时听一个异人所唱,感觉意境高远,就记了下来。”

    祖师点头,对秦云的“老实”很满意。

    想想也是,这首诗甚妙,没有高深的佛学修养,还真作不出。

    秦云趁热打铁,道,“祖师,这是笔墨纸砚,弟子将其称为‘文房四宝’;这是‘绿茶’,乃是弟子亲手摘自春雨后的茶树,亲手炒制......”

    “善。”

    菩提祖师很满意,让童子将束脩收下。

    秦云则很识相的站到了一旁!

    祖师点头,看向了早就等的急不可耐的猴子,问道,“你姓甚名谁,又是何方人氏?”

    见到祖师终于问道了自己,猴子忙学着秦云的模样,又是磕头又是送上束脩。

    看到猴子送上一些亲手制作的果干、涂鸦,还有秦云帮忙准备的一些礼物,菩提祖师也好,众多小仙侍也好,纷纷哈哈大笑。

    很快,众人也看出来了,猴子不似秦云这般精明,但胜在“赤子之心”,且拜师心诚,也获得祖师的认可。

    后面就是秦云非常熟悉的桥段,祖师很耐心的给猴子取了个“孙悟空”的名字。

    正是: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需悟空。

    看到祖师给猴子取名,秦云心中忽而生出一种隐忧——祖师没有给他赐名!

    不要觉得赐名不好,古人和现代人观念差别很大,极重规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唯有赐名之后,才能真正算是拜师成功。

    就拿猴子来说,拜师菩提,菩提祖师给他取名“孙悟空”。

    被压在五行山,观音菩萨收服悟空,就打算给悟空赐名。

    这个时候悟空就不同意,直说自己有法名,就叫“孙悟空”,观音菩萨听闻“悟空”两个字,刚好合适,这才没有再取。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猴子在这个时候,根本就不认可菩萨给他取名。

    他心中的师父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菩提祖师!

    后面猴子和观音起了矛盾,直骂菩萨“该她一世无夫”。

    猴子拜师唐僧,唐僧第一件事就是给悟空取名,悟空这时还不懂事,直说了他有名字,并对这个名字非常满意。

    从这里也能看出,猴子这个时候对唐僧其实是有些不认可的。

    唐僧对“悟空”两个字也很满意,感觉这两个字和佛门很相合,但还是很执着的给悟空取了“行者”两个字。

    后面猪悟能、沙悟净也是一样,观音菩萨取了,两人接受了。

    于是,两人面对观音菩萨就执弟子礼。

    唐僧收服悟能悟净之后,执着给猪悟能取了个“八戒”的法名,给沙悟净取了个“沙和尚”的名字。

    正所谓,“入我门来,按我规矩”,师父取名,才算是真正拜入师门。

    祖师收他入门,却没有给他取名......这是代表着祖师没有传他真传的意思吗?

    祖师本事通天,但除了悟空这些普通的弟子,几乎就没有大能者。

    不能得到真传,只能学些普通本事......

    想到此处,秦云心中不由生出前所未有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