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征文获奖的秘密

    早读课铃声响了,姚老师走进教室,高兴地告诉大家:

    “学生们,我们周六下乡考察赶上好时候了。陵川县为了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由县报《南国日报》组织一场征文比赛活动,其中有个栏目叫《乡村新貌》。这次征文活动效率很高,搞得非常隆重,七月一号就要公布评选结果,电视台将在党的生日庆祝晚会上直播颁奖仪式……”

    班里几个活跃分子兴奋地站起来鼓掌,打断班主任的话:

    “太好了。这次征文活动好像是为我们准备的。”

    “我们谁要是获奖了,能上电视台直播呢。”

    “我们写出最好的征文,给党的生日的献礼。”

    ……

    姚老师举双手频频往下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鼓励大家说:

    “大家先静一静,静一静。我们刚从莲花村考察回来,他们的高产良种水稻种植和乡村书屋很有特色,是咱们陵川县最典型的改革新貌。大家考察很深入,体会很深刻,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考察报告参加征文比赛。你们班干部商量一下,推荐几个文笔基础好,体会深刻的同学积极投稿,参加比赛。”

    高丽琼让班上写作出色的几个同学参加征文比赛,她特别交代陶晓华通知(2.)班的覃芳一起投稿:

    “莲花村人思想解放,敢于开创,你们村民开展高产良种水稻种植和乡村书屋建设很成功。技术能人陶晓伟观念先进,为乡亲们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促进新农村的发展。农村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村民读书学习热情高涨。你和覃芳是莲花村人,你让她和你一起结合自身体会,各写一篇高水平文章参赛。”

    陶晓华和覃芳领到了任务,躲在学校图书室翻看了近期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大报,选准报道角度,选取耳闻目睹的鲜活事例,以莲花村高产水稻生产和乡村书屋建设为切入口,写出两篇内容生动观点精辟的考察报告参加征文大赛。

    陶晓华在自己写的怔稿作者一栏注明覃芳,让覃芳把征文换成他自己的名字。覃芳犹豫着没有下笔。陶晓华轻声地说:

    “这是我们的秘密,你就写上我的名字吧。”

    七月一号是党的生日。清晨,红彤彤的朝阳在东边冉冉升起。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庆祝党生日的爱国歌曲:《歌唱祖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颂歌献给亲爱的党》、《社会主义好》……雄壮激昂的歌声在校园回荡。

    老师和同学们在激昂的歌声感染下,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显得格外精神。

    中午放学的时候,学校广播宣布一个喜讯,陵川高中毕业班学生高丽琼和覃芳参加改革开放成果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获奖同学出席建党***周年庆祝晚会电视直播颁奖仪式。

    高三(5)班学生听到了广播通知,兴奋地围住班长,要她请客:

    “高丽琼要上电视,成我们学校的明星了。”

    “陶晓华怎么就没有获奖呢?倒是被(2)班的覃芳抢了风头。”

    “他们两个都是莲花村人,青梅竹马。以陶晓华的文字功夫,怎么会输给覃芳?其中一定有秘密。”

    同学们真猜对了,陶晓华写的考察报告文笔流畅,观点犀利,水平比覃芳那篇高出一截,可是他的征文作者写的是覃芳,覃芳的征文写的是陶晓华。这里面有一段属于她们两人才知道的美好回忆。

    覃芳是莲花村土医覃大凤的孙女,和陶晓华一样的年纪。小时候,村里一伙孩子不分男女在龙溪河水疯玩,打水仗,摸鱼虾,比潜水,玩跳河……大家都没有性别意识,真正的发小玩伴。

    覃芳的父亲为人耿直,办事公道,虽然年龄不算老,因为排行第二,村里人总喜欢称他二爷。他结婚晚,媳妇又迟迟没有生孩子。婆婆覃大凤本身是招人入赘,儿子随她姓,她天天盼着儿媳给她抱上孙子。在覃大凤精心调制中药给儿媳服用几年后,媳妇才怀上覃芳,那一年,覃二爷已经三十多岁了。覃二爷中年得子,对覃芳视如掌上明珠,把她当男孩来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