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归,未如故

    就连恒昌宗第一大将张本初,也出自于那座书院,且不少百姓已明里暗里知晓张本初昔日在白鹿书院并不出众,若无宇文君这位贵人扶持,不会有今日这般出息。

    父母心想,哪怕自家孩子同白鹿书院多数学子无法比肩,可只要认识一两个至交好友,对往后人生亦是莫大裨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百姓其实很懂。

    李春阳犹犹豫豫道:“其实我也不知那位远道而来的将军能否看上我。”

    这些事,孩子是真的不知。

    母亲蹲下来,整理了一番孩子的裤脚,柔声细语道:“到时候机灵些,那位大人也许看你顺眼,就愿意带你前往皇都呢。”

    李春阳年岁虽小,眸子里却有种异样光辉,似是成熟,细看之下又不是,木讷中亦有三分灵气,令人难以捉摸。

    有些事是瞒不住的。

    自从村子里人知晓李春阳或将进入白鹿书院,整个村的人都带来了不少小彩头看望李春阳一家。

    所谓小彩头,便是一些鸡蛋,大肉。

    家境稍微富裕一些的,则带着一两壶兑水不算严重的花雕酒。

    便是以往那些看不起人的势利眼亲戚,也开始对李春阳的父母说话客气了起来,言语之中的敬畏是可直观感受到的。

    家中有了麒麟子,未来自然可期。

    直到现在,李春阳父母还没从那声色氛围中彻底走出。

    算命先生的批言是一回事,父母也不奢望李春阳日后真的可成为一州刺史,能混上一个郡守亦或是郡守侍郎就甚是光耀门楣了。

    哪怕连郡守侍郎都无法混到,成为一方县太爷那也是极好的。

    阶层跃迁一事,多数情况下非一代人可完成的大业。

    竹林一隅之地,地上并无多少竹叶铺垫,一棵大竹子根部还有一颗圆形的青石,品相还算不俗。

    青石旁,一家三口相围。

    一样是寒门稚子,不过比起李春阳,石崑年岁要大一些,今年十岁,身板长的很是结实,力气在恒昌书院学子中可入前三甲,属于天生神力。

    不过比起身板,石崑却长了一张清秀的脸庞,鼻梁挺拔,一双凤眼搭配着入云眉,皮肤虽不白皙,却也不黢黑。

    模样身板,在少年一代中称得上龙凤之姿。

    其读书天赋甚是不俗,同李春阳不分上下,甚至在某些大学问上独具天赋,隐约压过李春阳。

    然石崑是一个全才,除却读书,修行练武也很有天赋。

    书院里少数教书先生略懂修行之道,对石崑也有过一段时间单独指点,如今的石崑已有真灵初期的修为。

    家中不少重活累活,石崑可轻而易举拿下。

    这是一位肉眼可见的文武全才。

    石崑父母也很意外,他们只是知晓自家孩子天生气力过人,哪里想得到就这么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还是一个读书的料。

    不同于李春阳父母的焦虑期盼,石崑父母此时很是心定,当然,这份心定与石崑的结实身板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父亲笑起来嘴巴很大,露出一口老黄牙说道:“儿子啊,以后你去了白鹿书院以读书修行为主,想家的事可以暂时放一放,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相逢的。”

    “一定要听教书先生的话,也一定要好好修行。”

    “咱们家出了你这么个人才,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以后光耀门楣的大业,全靠你了,你老子我这些年好好干活,争取在你及冠之前给你把媳妇本攒下。”

    母亲也在一旁说道:“儿子你放心就是了,你爹辛苦干活儿,我也会好好当一个贤内助,和你爹同心协力,争取给你置办一份小家业。”

    不说是许还山过来选人,便是岳擘和秋清同时来到恒昌宗选苗子,也会一眼相中石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