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抉择

    刘淳踏着独木桥来了。

    早上周常便已见过刘淳,只是在父亲那里,两人之间也没来得及深聊一二。

    对于读书人的认知,周常在父亲之上,见到刘淳来了,赶紧让妻子搬出桌椅板凳,泡了一壶茶。

    周常起身迎接道:“先生愿意来我这草屋身边,真是我的福气啊。”

    刘淳摆了摆手道:“莫要客气,今日你就当我不是读书人,当我是一个普通朋友就是了,这样说话也不生分。”

    坐下来闻了一口茶香,刘淳好奇道:“这是哪来的茶叶?”

    周常老实回道:“山里的茶叶,山中有野茶树,便摘取了些。喝起来味道要比大家伙儿常喝的满天星好很多。”

    刘淳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着实是要比之前的茶渣强多了,干燥的喉咙随着这口茶水也润了不少。

    “口感不错,你想去城内发展,不知裁缝手艺如何啊?”刘淳轻声问道。

    先生这般询问,令周常心中涌起了希冀。

    刘淳再度开口道:“这是一个沉重如山的问题,你最好想好了再回答我。”

    有些事已不必细问,周常欲去城内发展,其势头就是为了阶层跃迁,先在城内扎根,默默繁衍本金,有些事不是一代人可以做到的。

    可若手艺不够精细,只是稀松平常水准,那就最好别去了,还是在家中老老实实的种地吧。

    遇到这类考核,刘淳自认倒霉,就当做自己进不了内阁,死马当活马医吧。

    此事父子之间根本就无两全法。

    须臾,周常郑重道:“当下而言,水准中上,与那老师傅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火候。”

    “可我还是想去,只要进入城内,便有许多机会。”

    “孩子以后虽可进入恒昌书院读书,可我这个当父亲的人,总不能一直都在庄稼地里忙活,总得要给儿子积累媳妇本,若他以后读书有成,有点家底撑着,遇见事了也不扎手,就算他往后读书没出息,可有家底支撑,做其他事也方便。”

    “世上许多事,就是老子有种富贵有根。”

    “我若不走出这一步,我的孩子以后大概率也和我一样没出息。”

    “人在世上,不能只求安稳。”

    “平心而论,城里就是比村子好。”

    “可惜这些道理父亲不懂,父亲总觉得我们全家都是贱命,就该老老实实的务农,一日三餐吃饱就行了。”

    刘淳又喝了口茶,不得不说父子两人都很有道理,父亲的想法无需承担任何风险,儿子的想法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功利心暂且不提,每一个人都有功利心。

    得父子和睦,又得让双方都下台。

    刘淳说不动当中任何一人,且老一辈的观念本就根深蒂固,讲道理肯定是死路一条。

    该怎么办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酷笔记()盛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