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境

    这个小女娘叫姜红,脸蛋红彤彤,模样还算是标致,长大之后能勉强算是一个美女。

    问出这个问题后,又有几个孩子也表达出了同样的疑问。

    宇文君神色如常,若时间足够的话,他不介意现在就给这些孩子们答疑解惑,可时间终究是太短了。

    温和回道:“读书就像是你们长身体一样,不可能今天吃了饭,明天就长成了大人,里面的道理和学问,你们长大后就自然明白了。”

    “但不吃饭,肯定是不会长身体的。”

    姜红迷迷糊糊的点了点头,乖巧的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仿佛若有所思。

    宇文君继续说道:“今天开始教导你们《孝经》和之前一样,我写出来之后,我教你们读,随后你们继续临摹我的笔迹。”

    草地学堂的孩子们很懂事的给宇文君腾开地方,宇文君来到中央处,将自己提炼过后的《孝经》书写在地上,这一次的篇幅略比《小学》长一些。

    写完后,当即就有许多孩子们表示自己认识里面的许多字,有些孩子甚至还有些洋洋得意。

    学堂外面的父母见状,各个笑的合不拢嘴,说明这段时间,孩子们多少都懂了点学问,起码认识了很多字。

    宇文君重复了一遍教导《小学》时的形式,有了《小学》打下的基础,这一次顺利了很多。

    但仍然是让这些孩子们整整背诵了两个时辰,直到完全背下之后,才让他们开始临摹自己的笔迹。

    从最初的笔法不堪,再到如今的小有模样,一切都水到渠成。

    宇文君估摸着,最多只需要五天时间,孩子们就能够记下《孝经》更能默写出孝经。

    要说愧疚,多少都有,他们学到的《小学》《孝经》并不完整,宇文君也无可奈何,不久后就要立冬了,再有两个月,他就得离开,他也只能挑最实惠的学问教给这些孩子们。

    日复一日,宇文君始终如一,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村子的风气。

    许多孩童归家之后,会用手指头蘸水,在有灰尘的桌子上写几个字,给自己的父母显摆一下自己学到了东西,甚至有些悟性较好的孩子,更是在爹娘面前显摆几句之乎者也,摆出一副故作高深的模样给自己的父母进行讲解,当爹娘的人嘴上虽然在骂自己的孩子,可心里是真的高兴。

    教学一事,渐入佳境。

    学完《孝经》后便是《诗》,紧接着是《礼》内容虽然都是宇文君提炼过后的,但大概真意并未缺少一丝一毫。

    草地学堂的氛围越来越好,孩子们的笔迹越来越正统,也渐渐的懂了一些浅薄的学问义理。

    落叶归根,小雪到来,紧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纵然天气寒冷,草地学堂的读书声始终清越高昂。

    入夜,宇文君看着窗外飘雪,打算明天开始传授自己领悟出来的那些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