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罗马

    这对夫妇情投意合,而且互相之间毫无保留,进退一致,实属难得,只是不知道亲密无间的关系会不会在时间的考验当中生出嫌隙呢?当面对命运那变幻莫测的障碍之后,他们又是否还会像今天这样宁可无保留地为对方付出?

    这个问题,恐怕就连万神殿当中的诸神都无法解答了。

    艾格隆和特蕾莎停下了窃窃私语,然后继续欣赏着万神殿。

    在公元609年,已经迁都到了君士坦丁堡的“罗马皇帝”,将万神庙献给了当时的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而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这也是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

    因为,罗马教会也对万神殿进行了一些基督教改造,大厅四壁神龛供奉着天主教圣人,在厅中也有多座祭台。

    在正中祭台之后,还有“十字架祭台”和“圣母石像”祭台,而后者下面则是一座石棺坟墓。

    艾格隆和特蕾莎的视线停留在了一个雕塑上——这个雕塑是圣母玛利亚手捧圣子。

    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拉斐尔的墓葬,拉斐尔生前画的最多也是最爱的题材就是圣母的形象。

    在拉斐尔的石棺上,还刻着那句著名的话:你活着,大自然黯然失色;你逝去,大自然悲恸欲绝——这是他的好友、大主教本博为他写的铭文。

    以这种规格的话来称赞一位艺术家,堪称是登峰造极了。

    可见罗马教会对这位艺术家的喜爱。

    艾格隆和特蕾莎在万神殿当中转了一圈,欣赏着古典建筑和基督教会那些的艺术作品,时间也在不断地流逝。

    虽然其中寂静无声,但是他们仿佛能够感受到了其中无声的悲鸣。

    罗马已经死了,罗马的众神们也都已经消亡,现在留在罗马城的只是旧时代的残躯,被一个他们曾经蔑视的宗教教会所继承和改造。

    正如万神殿一样,历史本身也在不断毁灭和重建、不断融化又铸造,政治与社会乃至政体本身也在不断变迁,突然兴盛又突然消亡。

    但是无论时间毁灭了多少东西,人类还在那里,人类对美、对光荣与辉煌、对那些精致艺术的追求永远不会熄灭。

    正因为有这些,人类才得以有用文明,人类的历史才有价值可言。

    艾格隆知道,他和他的妻子,乃至和他所有同时代的人,也会被时间所摧毁,但是他们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他愿意用他的余生,来实现他的父亲在赠给他“罗马王”这个光荣而又沉重的头衔时,所寄予的期许。

    毕竟,人活着总是需要意义的不是吗?

    时间慢慢流逝,他们的游览也到了尾声,艾格隆呼吸着万神殿当中略微潮湿闷绝的空气,然后抱住了自己的妻子。

    “特蕾莎,我们要留下比这个更宏伟的遗产,我也想让后人赞颂你我之名……不然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是呀,殿下,我也这么想呢。”特蕾莎轻轻点了点头。

    “我知道我现在说这些有些可笑,甚至有点想入非非,但是我希望,终有一天,世界为我们为文明进步所做的一切而惊叹。”艾格隆略微严肃地说,“我们要举办万国博览会,然后以我们两个人的名义全程主持它,我们让我们的子民有机会夸耀他们在工业和文明上的成就,也让他们有见识全世界最精美的那些成就,我们可以让巴黎整个变换一个模样,让它也成为一座永恒之城……亲爱的,我们一定能做到的。”

    “是的,亲爱的……我也相信如此呢。”特蕾莎浅笑着,然后温柔地亲吻了一下丈夫的脸颊,奖励他的雄心壮志。

    她就喜欢看到殿下这副模样。

    她也相信殿下日后一定能够做到——尽管这些话在目前听来只不过是一个少年人心潮澎湃下的狂想而已。

    “我们就在为此而努力。”艾格隆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