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布道与羔羊

    在不久之前,艾格隆曾经亲自来到罗马城,然后和罗马教会进行了一项交易——他向教皇献出了重宝和一大笔钱,条件则是换取教皇陛下亲口赞许自己。

    就在前两天,约瑟夫-费什红衣主教收到了来自希腊的消息,艾格隆在希腊连战连捷,并且在勒班陀重重挫败了土耳其军队,然后信中就要求红衣主教去教会内部活动,催促教皇履行诺言。

    如今,这项交易到了清偿的时候了。

    作为交易的执行者和监督者,约瑟夫-费什就在这一场布道当中旁观,以便确认教皇是否信守承诺。

    教皇最开始的那些布道,是犹如公式一般的冗长套话,普通的信徒听了可能会热泪盈眶,但是约瑟夫-费什红衣主教早已经听过无数遍,所以根本只当做耳旁风,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外甥孙“私人订制”的那一部分的到来。

    他的耐心并没有白费,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皇终于开始提到了最近在希腊发生的战事。

    “——享受了和平的基督徒们,你们不要忘记上帝恩赐的美好时光,更不要忘记此时此刻,还有太多基督徒在异教徒的铁蹄之下蒙受无边的苦难。

    希腊人民向异教的暴君奋起抗争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些痛苦的时光当中,他们蒙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为了惩罚他们争取自由的努力,那些暴君的爪牙们肆意向他们倾泻最恶毒的报复……

    虽然在教义和仪轨上,希腊人民同我们有些许分歧,在历史上我们曾经为此争吵不休,但是我请所有人都记住,在至高和至善的信仰当中,我们没有任何分歧,我们是同属于主的羔羊,我们同样承受着主的慈悲,沐浴着同样的神恩……所以他们所受的苦难就是我们所受的苦难,他们的自由之光若是熄灭,那无异于也是在我们的灵魂当中留下灼烧的伤痕。

    所幸,在希腊人民艰难的抗争当中,有太多来自于欧洲各地的义士,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他们的事业当中,这些人原本可以享受和平安宁的生活,却为了道义、为了主的荣光,毅然拿起了武器,迎向了暴君和他的爪牙,哪怕面对生命危险,也绝无半分恐惧和迟疑。

    这些义士当中的最杰出者,就是如今年仅16岁的莱希施泰特公爵,在他的这个年纪,许多人还懵懂无知,或者还在学习如何让自己立身于世;然而公爵却完全不同,他在虔诚的信仰当中找到了勇气和决心,找到了智慧和毅力,他带着自己的追随者们,以无比的勇气,慨然来到了希腊,帮助那里的基督徒们去为自由而抗争。

    他的努力绝非没有成效,在他的进军当中,土耳其人节节败退,无人能缨其锋,他几次挫败了敌人,而且就在最近,他于勒班陀彻底地击溃了敌军的围剿——历史为我们铭记了这个地方,在三百年前,我们的基督徒祖先就是在那里,打垮了土耳其人的舰队,拯救欧洲于危难当中的。

    是的,上帝在同样的地方显灵——如果没有上帝的赐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又怎么可能做到这些丰功伟绩呢?

    莱希施泰特公爵是基督教世界虔诚的勇士,此时他单枪匹马地为同为天主子民的希腊人战斗,所有信奉天主的国家都应该以其为楷模——

    而那些仍旧在犹豫迟疑的基督徒君主们,他们可曾扪心自问过?如果一个少年人都敢于去干、并且能够去干这些事,为什么他们却徘徊不前?

    上帝已经向每个虔诚的信徒展示了祂的意志,我们必须要遵主而行……”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教皇利奥十二世平静地完成了他的布道,然后以一成不变的肃穆神态向众人致意。

    然而,在广场当中的人们却出现了些许的骚动——听得懂的人在面面相觑,听不懂或者没听清的人则在问身边的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教皇陛下要特意说到这些。

    而不远处静静聆听的约瑟夫-费什红衣主教,却感受到了由衷的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