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要生了

 王林到来时,李文娟睡着了。

 李文秀道:“她痛了一个晚上,声音都哑了,体力不支睡着了。”

 王林惊道:“不是晕厥了吧?”

 李文秀道:“那倒不至于。让她好好睡一觉,生产时才有力气。”

 王林点点头:“我来替你吧!你回家休息一下。”

 “不用,昨天晚上是妈在守夜,我睡了几个小时,足够了。你也别在这里耽误时间了,快去公司吧!”

 王林看看熟睡中的李文娟,这才离开。

 从米国回来后,王林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上次王林在纽约公共图书馆救下了不少名流人士,其中有一个商人,正是米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西尔斯的当家人。

 国人只知道沃尔玛,却很少有人知道西尔斯。

 说起西尔斯,那可是全球零售业的老大哥。

 它靠小广告起家,一度成长为全球零售业的样本企业,不仅发明了百货店、连锁店和购物中心等新业态,而且连沃尔玛、亚马逊的经营模式也是脱胎于此。

 这是一家诞生于1869年的古老企业,创始人理查德・西尔斯原本只是一个铁路工人,但是因为不愿意捧着铁饭碗,于是选择了下海经商。从最开始的投机倒把到后面为了生存到处发小广告,最后无意间打开了邮购业务的大门,公司就此走上正轨。

 什么是邮购业务?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将不同商家的商品目录,印在小广告上,然后再挨家挨户的将这些小广告扔到居民的门口。

 这个方式可能现在看起来很土,根本没人会在意。但是,在那个年代,这个经营模式却很吃香,尤其是经过西尔斯的改良之后。

 首先,西尔斯将小广告做的很精美,按现在的话说至少是宣传海报级别的;其次,西尔斯自己筛选商家,替消费者甄别好还是坏;再次,与商家谈好合作,比如折扣或者返佣等等;最后,也是最与众不同的,那就是西尔斯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甚至无理由退货。

 其实,这就是电子商务的雏形。只不过,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西尔斯的做法是挨家挨户扔小广告而已。

 久而久之,西尔斯的第一个主要业务:邮购业务,就这样诞生了。

 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了百货商店。

 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将所有百货的装潢、招牌、广告牌全部统一,于是逐步成了连锁百货的样子。

 另一方面,由于连锁百货集中在中心地带,这就造成了城市周边和农村没法覆盖。于是,公司又提出了连锁商店的概念。将大而全的百货拆成小小的商店,专门售卖高频却又价格不高的商品。

 就这样,一个标准化的连锁商店和百货公司诞生了。

 在90年代以前,西尔斯一直都是米国零售业的霸主。

 但这一切,随着沃尔玛的出现,而出现了危机。

 在西尔斯看来,沃尔玛的低价战略,所采取的“压低供应商进价”、“最短供应链”、“开在高速公路附近”早就是西尔斯用臭的把戏。

 因此,尽管沃尔玛的开店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始终没能引起西尔斯的高度重视。

 进入90年代,西尔斯惊讶的发现,在“婴儿潮”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突然开始变得吝啬了起来。而以“低价”和更好购物体验的沃尔玛,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

 哪怕曾经是西尔斯最忠实的粉丝顾客,也都开始纷纷“叛变”。

 这时候西尔斯才明白,在沃尔玛出现之前,消费者之所以频繁的关顾西尔斯,表面上看是因为消费者忠诚度。但实际上,是因为在没有一个更好的公司诞生出来之前,消费者没有更好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