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令

    次日,袁绍在刺史府,召集众文武,商议冀州的事务。

    这也是,出征回来的第一次聚会,所以众文武,都早早的到了。

    袁绍,坐在刺史宝座上,看着文臣以田丰、沮授为首,武将以赵云、高览为首在台阶下,恭敬的站立着。真可谓人才济济呀,表示很满意的。

    袁绍首先报了一下拳,表示感谢道“我出征这段时间,冀州的事情,辛苦众位了”。

    “为主公尽忠,臣等不辛苦的,主公谬赞了”,众文武,齐声应和道。

    又互相谦让了一番,就言归正传了。

    袁绍问道“我离开之后,冀州可以什么大事的?”。

    闻言,长史田丰站出来道“禀主公,这期间也没什么大事的。就是洛阳百姓按照主公临行前的授意,已经安置在邺城周围了。”。

    袁绍点点头,表示明白的,很肯定田丰的能力的。

    有点担心粮草的问题,就对着簿曹从事甄俨问道。

    “不知道冀州粮草可缺乏的?”。

    甄俨应声而出肯定道“主公放心,我冀州粮草很充足的,不必担心的”。

    听他这样保证,袁绍很是放心的,知道甄俨不会乱保证的。

    袁绍对着武将的方向,又问道“出征的大军安顿好了吧,公孙瓒的降兵也整顿好了吧?”。

    高览和赵云对视了一眼,高览出列答道“禀主公,出征大军已经安排停当了。至于幽州的降兵,还在筛选,重组的,尚需一段时间的”。

    “辛苦你们俩,此事不急慢慢来”,袁绍夸奖了一番,嘱咐道。

    “是主公”,二人应诺,退回了班列之中。

    袁绍又询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把荀彧和刘晔,介绍给大家认识了。

    因为他俩初来,袁绍不好给予高位,就任命他俩为记室,等立功了在论功行赏的。

    荀彧二人也不很在意这些的,因为他们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官位什么的不急,早晚的事。

    见事情汇报的差不多了,袁绍就想吩咐大家散去,各自处理公务去了。

    别驾沮授却站出来,神情有点严肃道“主公明鉴,眼下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主公决断的”。

    袁绍好奇道“什么重要的事情,请先生明言的”。

    众人也侧目,倾听沮授的说辞。

    沮授不紧不慢道“眼下冀州初定,冀州九郡除了渤海都是原来韩馥的人马。主公要想统治稳固的,必须尽快换掉这些人,安置自己的亲信的。不然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恐怕基业动摇的”。

    田丰、刘晔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荀彧也眼睛一亮,不想此间还有志同道合的人。

    还没等沮授说完,记室辛评就站出来反对道“不可,冀州方定,岂可如此大换血的?这样很容易造成混乱的,臣以为万万不可的”。

    审配有点后知后觉的,也反应过来了,支持沮授道“臣以为可行,正所谓非我同类,其心必异的”。

    记室辛评反驳道“都是冀州同僚,何来同类心异之说,此言大谬也”。

    田丰看不下去了,也出言赞同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优胜劣汰,自古之道也。仲治如此反对,想必其心有私吧?”

    这一席话说的辛评哑口无言,但是他很不甘心,用眼光示意,许攸站出来帮忙的。

    许攸会意,站出来插言道“哈哈,诸公之言皆善,但是你们考虑过了吗?九郡一百五十多县,需要多少人的,我们有这些人马吗?”。

    这一席话,说的审配哑口,田丰皱眉,沮授做思考状,而辛评却得意洋洋的,像是打了胜仗一样的。

    这些文臣之间的议论,武将向来不感兴趣的,都是在一旁看戏的,只有赵云在不停地点头又思考的。

    刘晔倒是很支持换掉他们的,但是听到许攸的反驳,也皱了眉头一下,苦苦思考对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