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留谈胸中志

    黄巢想了想,认真的回答:

    “伯父,小侄认为武举成功能保家卫国,也能为帝国开疆拓土,但对实际民生不会带来任何改善。”

    “百姓们的生活不会因为打了几场胜仗就会变得更好。”

    “甚至百姓们为了能够支持对外对内的战争,这本身加重他们自身的负担。”

    “当百姓们负担不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我想伯父您应该更清楚吧。”

    “因此,小侄认为只有通过科举,才能为百姓谋取更多的福祉。”

    “只有民富,才能国强,藏富于民,在国有需要的时候,民才能在不过度加重负担的情况下,支持国家的任何行动。”

    “这样更有底气的支持才是国家真正的需要支持,不能竭泽而渔。”

    “而民富了,军队的装备,后勤等情况就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军队的士兵来自于各个家庭,家里有钱了,他们为了维护小家,不管是训练还是上阵士气一定如虹!”

    “这样的军队又是保护国民安全最有力保证。”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也需要有先后顺序。”

    “就目前大唐的局势来说,民富更急迫些。”

    “以上就是小侄选择进士科的最主要的原因,”

    李国昌听了黄巢的解释,结合自己沙陀一族的状况,脸色更柔和了些。

    沙陀一族本身就战力强悍,基本可以做到全民皆兵,可为何还要选择归附大唐,还不是因为穷。

    打仗不管输赢,日子却愈发艰难。

    他思考了片刻,消化了黄巢的观点后,点了点头说:

    “贤侄的想法真是让老夫耳目一新!”

    “老夫也由衷希望贤侄能在此次进士科中大放异彩!”

    黄巢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对李国昌说出以上一番话。

    他想让李国昌知道他的抱负,为今后争取娶到他的女儿保留一些念想。

    黄巢叉手拜谢道:

    “多谢伯父的看重,小侄必定全力以赴!”

    其实他知道,这次科举他还是不会中的,哪怕考再多次,也不会中,这是历史惯性的高度碾压!

    他只能独辟蹊径,顺着历史的惯性走一段,慢慢往里参点沙子,参点和这个时代不同的东西,慢慢改变,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当小小的改变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么就会从量变引发质变,改变华夏在这个时代的进程。

    同时可以避免历史上五代十国的出现,他想要的是煌煌的华夏重新崛起,屹立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