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四月,石祗派其相国石琨带领十万士众攻打邺城,进兵据守邯郸,石祗的镇南将军刘国从繁阳前来与石琨会合。

    冉闵于邯郸大败石琨,死者数以万计,刘国退驻繁阳,苻健从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在昌城会合,将要进攻邺城。

    冉闵派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任行台都督,派他的部将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领十二万步骑在黄城宿营,冉闵亲自统率精兵八万作为他们的后继,在苍亭展开激战。

    张贺度等部大败,死者达两万八千,靳豚被追击并斩杀于阴安,冉闵部将悉数俘虏了靳豚的士众,整军而归。

    冉闵拥有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延百余里,即使在石氏鼎盛时期也没有这般威势。

    冉闵自苍亭回到邺宫,行饮至之礼,整顿核定九流,依据才能授予职任,儒学后人多数得到显赫的官职,一时境内安宁和顺。

    十一月,冉闵带领十万步骑到襄国攻打石祗,任其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把一千名归降的胡人分配到他麾下。

    光禄大夫韦謏呈上言辞激切的谏书,冉闵阅后大怒,杀了韦謏及其子孙。

    冉魏351年二月,冉闵攻打襄国长达百余日,挖地道、垒土山,建造房屋、翻地耕作。

    石祗非常恐惧,除去自封的皇帝之号,称为赵王,派出使者到慕容儁、姚弋仲那里请求援军。

    适逢石琨自冀州前来援救石祗,姚弋仲又遣其子姚襄率领三万八千骑兵自滆头前来,慕容儁派遣将军悦绾率领三万甲卒自龙城赶到,三方强劲的士卒共计十余万。

    冉闵遣车骑将军胡睦在长芦抵挡姚襄,将军孙威在黄丘防守石琨,都被敌方打败,士卒几乎被消灭尽净,胡睦、孙威单枪匹马逃回。

    石琨等部即将来到,冉闵打算出兵进击,卫将军王泰劝谏说:“陷于困境之敌顽固,寄希望于外援,眼下强大的救兵四方云集,想引诱我们出兵交战,以便从腹背两个方向攻打我们。

    我们应该加固营垒不出兵,静观态势而行动,用这种战术挫败他们的计谋,现在陛下亲自临战,一旦没有万全之策,我们的宏业就会丧失,请谨慎勿出,我请求率诸将为陛下去消灭他们。”

    冉闵想要听从他的谏言,道士法饶进言说:“太白星行经昴宿,当杀胡王,一战百胜,不能失去这个时机。”

    冉闵捋起衣袖高声宣布:“我出战已定,谁再敢进谏就杀了他!”于是集合起全部士众出战,姚襄、悦绾、石琨等部三面夹击,石祗猛攻其后,冉闵军大败。

    冉闵潜伏在襄国行宫,与十余名骑士逃往邺城,投降的胡人栗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给石祗,石祗把他们全都杀了,死者共十余万人。

    其中包括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及诸将士,一时人尽物绝,贼盗蜂拥而起,司、冀二州饥荒严重,人人相食。

    石祗派刘显带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当时冉闵潜还邺城,无人知晓,内外议论纷纷,都以为冉闵已死。

    射声校尉张艾劝冉闵亲出郊祀,以此安定众心,冉闵听从了这个建议,讹传才止息了,刘显到明光宫,距离邺城二十三里。

    冉闵心中恐惧,召来卫将军王泰商议此事,王泰怨恨当初冉闵不听从自己的计谋,以患疮不愈而推辞,冉闵亲临探望,王泰执意声称疾病严重。

    冉闵大怒,返回宫中,对左右的人说:“巴奴,我难道要你救命吗!关键要先灭群胡,退而斩掉王泰。”于是带领全部兵马去作战,大败刘显,追击到阳平,斩首三万余级。

    刘显畏惧,秘密派出使者请求投降,请求杀了石祗来作为报效,冉闵整顿师旅而返回。

    适逢有人禀报王泰招集秦人,将逃往关中,冉闵大怒,杀王泰,灭他三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