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布战死

    害怕什么,偏偏就会有什么。

    长孙晟刚刚返家几日,便传来了汉王杨谅起兵造反的消息。

    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长孙无乃的生命,也随着汉王的叛乱,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

    为什么汉王杨谅这么快就起兵了呢?

    原来,隋文帝驾崩后,在还未对外宣布的时候,杨广就派车骑将军屈突通,持印有文帝玉玺的诏书,召杨谅进京。

    隋文帝生前,与杨谅有个秘密约定。他曾对杨谅说:

    “要是玺书召你进京,‘敕’字旁另加一点,你才可以应召。”

    杨谅看到屈突通送来的诏书,“敕”字旁没有另加一点,就知道出了事。

    他盘问屈突通,屈突通闪烁其词,没有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谅疑虑更深,决定先不进京,让屈突通独自返回长安,然后派人到长安打探消息。

    不好的消息一个个从长安传来,先是隋文帝驾崩,再后来是杨勇和兰陵公主的死讯。

    杨谅预料杨广下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自己了。

    他决定起兵造反。

    王府总管司马皇甫诞,恳切规劝杨谅。

    杨谅不听,把皇甫诞关进监狱。

    杨谅心意已决,便打着“杨素谋反,诛杀杨素”的旗号起兵。

    并州所辖五十二州,有十九个州跟从响应。

    ------

    杨谅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杨广在大兴殿召集杨素、长孙晟等人商议应对之策。

    长孙晟知道杨谅叛军乃乌合之众,成不了大事,早晚必败。就暗中盘算让长孙无乃趁此机会立功,或可因祸得福。

    长孙晟向杨广献计:“务必对杨谅叛军形成包围之势,才可迅速剿灭叛军。西边和西北由代州总管李景出兵拒敌;南面由杨素率大军作为主攻,挡住叛军进军长安的路线;东面、东北派人占领相州、幽州,东部各州仍在观望,要隔断叛军与东面的联络,防止其它各州乘机再反。”

    杨素推荐东面由长孙晟、李子雄一起出战,分守相州、幽州,稳住局面再领兵西进,四面包围之势即可形成。

    杨广赞同长孙晟、杨素的建议,当即下诏:命代州总管李景出兵防卫崤山以西,北至怀朔;杨素领十万大军北击叛军。

    任长孙晟为相州刺使,李子雄为广州刺使接管幽州,两人发崤山以东之兵向东进攻叛军。

    长孙晟因儿子长孙无乃在叛军之中,就推辞任命。

    杨广道:“卿能体谅国家困难,终不会因儿子而损国家大义,朕委以重任,望勿推辞。”

    长孙晟只得叩头领命,对杨广道:“我儿布行非真心随杨谅反叛,已让人暗中送回书信,愿作为内应乘机反正。”

    杨广道:“朕对长孙一族的忠心深信不疑,显州刺使豆卢贤奏报朕,其弟豆卢毓也愿做内应,朕已密令其见机而行。将军可告诉行布让其与豆卢毓联合。”

    长孙晟应诺将依计而行。

    豆卢毓是汉王妃的二兄,他暗中联系大兄显州刺史豆卢贤。

    豆卢贤奏报杨广:“豆卢毓迫于叛逆的凶威,不能自主,乃假装跟从。我请求带兵,和豆卢毓来个里应外合。”

    杨广答应了豆卢兄弟的计划。

    豆卢贤秘密派家人,把诏书送到豆卢毓的住处。

    长孙晟接到任命,即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并州,潜入城中交与长孙无乃。

    信中大致说了杨广剿灭叛军的计划,让其与豆卢毓联系商量应变之策。

    安排妥当,长孙晟奔赴相州,整顿当地兵马准备西进。

    ------

    杨谅起兵后,与众人商议如何出兵,属下皆认为,汉王所属将领官吏,家属都在京城及周边,应该长驱直入,直捣京都,造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