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章 阿萨法(狗焕),run(冲)!!!

 注意一下,因为技术水平,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类固醇药物也很难被检测出来。

 第三类就更加高级,称为“epo”。是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原来用于治疗贫血。运动员吃了之后供氧能力增强。耐力等各方面能力提高。这类兴奋剂在历史上相当长时间根本无法检测出来。

 第四类就是各种杂类了。比如2008年bj奥运会,朝鲜男子射击选手金正洙获得了男子10米气shǒu • qiāng 铜牌和50米shǒu • qiāng 银牌,但赛后被剥夺了奖牌,因为他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严格意义上,其实是“兴奋剂”的反义词:一种叫“心得安”的镇定剂。

 第五类,是最新的高科技,也就是“未来兴奋剂”,是眼下手段检查不出来的兴奋剂。

 虽然现在检查不出来,但是肯定已经有了,因为药物的发展永远比检查更快。

 至于未来,也许还有更多。

 毕竟眼下的分类就可以多达四五类。

 不仅仅是田径界,1954年的男足世界杯决赛,当时堪称“梦之队”的匈牙利队在上半场开场8分钟就攻进西德队两球。然而,上半场0比2落后的西德队下半场判若两队,最终3比2逆转战胜匈牙利队,获得世界冠军。这场比赛被称为“伯尔尼奇迹”。

 然而,到了2004年,德国媒体披露,1954年的世界杯决赛中场休息时间,西德队的每个队员都注射了一种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以增加体力和爆发力。更让人感慨的是,2008年德国内政部科学局联合德国奥委会,委托柏林洪堡大学调查德国的禁药史,结果显示:前联邦德国为追求成绩,系统地组织运动员服用各类禁药,长达30多年。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决定了这个国家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

 这奥运会正能量的话,现在看起来,总是多了一些别的意味。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前,加拿大反滥用药物组织主席、类固醇专家鲍勃·戈德曼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我有一种神奇的药物,它能使你们在五年之内,在包括奥运会在内的所有比赛中战无不胜。但是,请注意!你们吃了这种药,五年之后就会死去,你们愿意吃吗?”

 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198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而结果是什么呢?

 你猜猜看。

 结果是……

 有103名运动员回答说:我愿意吃!

 查得出的是兴奋剂,查不出的就是高科技,这就是奥运会背后隐藏的黑历史。

 而最离谱的是什么呢?

 是卡尔.刘易斯。这个伟大的运动员,9金王,他居然……

 不吃肉!

 当年很多人都说这是超人,但其实现在医学已经告诉了我们,在不补充各种维生素和补剂的情况下,尤其是80~90年代,按照目前科学的运动医学来衡量,任何人都无法想像运动员在不吃肉食的前提下,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运动员。但卡尔·刘易斯却不用依赖肉食,成功地完成了常人无法想像的一切。

 《纽约时报》报道称,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在奥运会项目上使用兴奋剂也非常普遍:药检结果不翼而飞,服过兴奋剂的运动员在田径和游泳项目上摘金夺银,米国奥组委领导人、企业赞助商和一些媒体对兴奋剂问题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

 而且他们还利用自己超级大国能力,疯狂双标。

 你是否知道,所谓的体育大国,2015年有653名运动员,因为疾病被允许“合法使用兴奋剂”。

 米国自己最大的体育杂志《体育画刊》就详细透露了美国体育界掩盖美国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真相。在1988年-2000年期间,有超过100个美国运动员服药的案例,但只有很少数的运动员被禁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