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得我发抖

 “这个话帮忙转给老袁吧。他自己应该也明白的。”丰树勇道:“没有到刘祥那个级别,其实你很难做到那么大的投资和投入。上面的某些人,可不管你100米的含金量是多高。”

 “尽力争取吧,资金也可以多批下去一点,如果能在这次世界杯和亚运会好好表现,肯定可以再加一把火。到时候你上面也更好说话一些。”

 “放心,我会尽力争取的,我巴不得田径队有两个‘翔之队’呢。”

 ……

 时间过去的很快,一晃眼,又是十来天。

 其余大部分人暂时都没有国际大赛和洲际大赛要跑,国内的水平,现在“苏神系”随意乱杀。

 就在苏神启程之前,他的两篇论文都得到了发表,一篇在国内的《种花体育》,一篇在《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

 此时此刻,暨大,体育院系。

 苏承志和苏大伟终于知道了苏神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们也大概摸清楚了苏神的“体育研究脉络”。

 ……

 “了不起。这才十五岁居然就已经和自己的主教练联合发表了省级期刊,只是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反倒是引来了不少传统界的嘲讽和反击。”苏大伟知道苏承志在这个方面很少夸人,是个孤高的性子,但是现在面对苏神的这些资料,即便是苏承志,也没办法多说一句什么。

 农村出身,家庭清贫,从小喜欢看书看报,在体院就经常让学校收集国外的各种体育期刊。

 “苏神系”的实际创始人,核心股,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理论和改革办法。

 关键是看成果,他很有可能还成功了不少。

 不然,国内不会突然一下子就多了这么多“国服王者”乃至是“亚洲级”。

 加上他自己的个人荣誉也很硬。

 并不因为年纪小就减少。

 甚至有传言,上次国青队冬训,事实上就是他来主抓的真正工作。

 不管这些搜集的消息到底有多少水分和真实程度,就这些传言,已经足够骇人。

 再配合最近的个人论文在核心期刊单独发表,苏神一个身份已经是隐隐呼之欲出,那就是——科研型运动员。

 这个即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很少见的身份,居然在国内,诞生了一个?

 说真的,这不亲眼见见,还真是难以彻底相信。

 最新的《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很快就被苏承志订购电子版,其后就找到了苏神发表的这篇《限制踝背屈运动范围对深蹲时下肢运动学和肌肉激活模式的影响》。

 这篇文章的单纯学术性比国内这篇曲臂起跑纯粹的学术性要高多了。

 国内那个还算是运动员的总结和经验之谈,那么这个SIC的内容,就是真正的数据性科学运动分析研究具体化。关键是数据和理念,都超前的吓人,这一波干货满满的期刊论文就连苏承志都被彻底折服。

 毕竟他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就很容易得出结论。

 自己,做不到。

 别说17岁做不到,现在这个年纪也做不到。

 前瞻性更是差远了。

 这是个天才,不,这是个超级天才,是苏承志这种体育科研人员眼中的超级天才。

 “他好像就在二沙岛训练对吧。”就在苏大伟一边看一边默默赞叹苏神的见识和见解时,苏承志突然说道。

 “是啊,就在这里不远,打车去也就是二十来分钟。”苏大伟说着说着,豁然瞪大了眼睛,看着苏承志道:“承志,你打听这个干什么,你不会是要……”

 “是的。”苏承志拿起身边的一个手提包,道:“既然人家不来,那我们就去找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