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章 拿金牌,顺便破个纪录没问题吧

    眼下国内已经算是顶尖。

    由他来跑第一棒,既可以减少梁佳宏的起跑距离,减少这一棒的弱势感,又可以让第一棒处于不会落后的情况,进行交接棒,减少梁佳宏的心理压力。

    梁佳宏虽然是天才,但还没有苏神和赵昊焕这个级别。

    心理素质还是差了点。

    最好不要让他在落后的情况下,进行持棒跑。

    立棒式交接很稳定,虽然会出现交接棒的瞬间减速问题,但同样也是掉棒概率最低的一种交接棒方式。

    陈威算到了距离后,大喊道:“给!!!”

    这一声,是接力赛必须要喊的提醒流程,比如“给”“接”“走”“拿”等等。

    也可以顺便通过喊话,让队友判断自己的大概位置,以便调整交接棒的启动。

    梁佳宏接到棒子后,快速冲击。

    他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直道,技术要求比较少,通过预跑和减少持棒跑距离后,他也可以毫无顾忌,全力冲刺。

    不用太顾忌体能问题。

    这个布局如果硬要说,依然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可现在找不到四个棒都很强的人,袁郭强也有意培养梁佳宏,苏神自然表示没有问题。再说了,梁佳宏也是上一世参加过很多次国家队接力比赛的人。

    培养培养他,不是耽误工夫。

    接力队未来可是需要七八个人的,而不是现在,就一个替补。

    梁佳宏的速度是四个人里面现在最慢的一个。

    策略就是让他少跑。

    既然要少跑,那就要从非最佳接力区早早开始接棒比较好。

    让他只用跑个比较少的距离。

    最少可以压缩到80多米。

    不过那倒没有必要,苏神现在的耐力后面也不算好,所以梁佳宏跑个90+多米就行。

    第一棒跑得距离稍微长点。

    赵昊焕最后一棒也可以多跑点。

    赵昊焕虽然跑不了200米,但苏神做过测试,他是150米过后,也就是最后50才严重掉速。之前,都是稳定的强悍后程水平。

    这样就可以利用起来。

    让他这一棒多跑。

    自己也可以最大限度规避后程发僵。

    这样的话,即便还是有很多不合理和粗糙的地方。

    可对比现在几乎是“石器时代”的国内接力水平。

    这就已经算是“外星打击”。

    苏神呢。

    这里也不会跑满100米或者更多。

    就是尽可能利用他的急速和弯道天赋,同时减少他的后程发僵,做到扬长避短即可。

    介,就是眼下的大致安排。

    苏神这边经验丰富,引导梁佳宏过来传接棒后,瞬间爆发。

    尤其是弯道部分,看得一边的袁郭强真是每次都要忍不住暗暗咋舌。

    怎么会弯道跑得这么快呢?

    这身体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掌控力也太强了点吧。

    真.**裸天赋啊。

    砰、砰、砰、砰。

    还容不得袁郭强多想什么,苏神已经“圆月弯刀”完成弯道。

    出来后赵昊焕开始准备接棒。

    按照商量,赵昊焕提前就在接力区接过了棒子,没有去踩最优接力区。

    不过没有启动时间的话,他的速度,自然一下子就提升了上去。

    这速度,真的猛。

    国内历史第一天才的天赋,不是浪得虚名。

    后两棒的感觉,一下子就把档次拉了上去。

    袁郭强敏锐看出来了,这两个人肯定平常……

    没少练习这个。

    就连传接棒,都是用的非立棒式和非上挑式。

    现在的年轻天才,都这么可怕了吗?

    这是未雨绸缪,还是未卜先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