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饥

    张府内的张父放下手中的茶杯,摇摇头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当初就劝他们不要囤货自居。现在官家真的下手了,求我又有什么用。”

    张父说着,他身边的老管家也点了点头,说:“还是少爷说的对,这种国难财,我们就不应该插手。”

    张父点点头,问道:“家中粮食可还足够?”

    管家说到:“上一年的粮食我们没有卖,现在粮食是绰绰有余的。实在不行,还能从舅老爷家里调用一些。”

    张父听后,心中算是有点底气。他说:“通知周家,这酿酒的生意暂时不做,将粮食节省下来,以备不需。还有,派一些人去黄梅县,以防生乱。”

    张巍舅舅家现在是黄梅县的酿酒大家,每年要消耗上百万斤粮食酿酒。他们也常年屯着几十万斤的粮食备用。今年酿酒才刚开始,张父就打算让他们停下,看看情况再说。

    管家将这件事记下,然后就去安排。

    外面等候的商人见张父真的没有见他们的意思,也都悻悻离开。这些商人囤积了不少粮食,现在金华知府一纸令下,要他们将粮食平价出售给府衙。这些商人自然是不干的,于是联起手来反抗。

    但是很快,他们就被镇压下去。北方大量地方出现蝗灾,加上各地都有瘟疫出现,各地官府就算再傻,也要开始屯粮自救。胆敢反抗的人,就要看看是你头硬,还是官府的刀硬。

    于是乎,这里的商人就想唆使张父出头,以张父的身份,是能和金华知府掰掰手腕的。但是关键是,张父根本就没有参与这次生意,他为什么要给这些商人出头?

    张家大部分都是山地,并不适合种粮,而是大力发展桑蚕业,少部分的良田也只是自给自足,供给帮助张家种桑养蚕的农户。张家没有多余的粮食,也不会被官府盯上。自然也没有必要去趟这次浑水。

    ……………………………………………………

    保靖五年四月,大江南岸,终于出现了零星的蝗灾。各地官府积极派人扑灭。

    保靖五年五月,久久不能扑灭的蝗灾猛然壮大,江南道全部州府失控,蝗灾开始席卷江南。好在这个时候早稻成熟,加上今年气暖,早稻早成熟了十来天,各地州府开始组织抢收,要和蝗虫争夺这些口粮。

    保靖五年六月,大疫席卷江南道,众多江南富豪南迁。

    六月,北方百姓家中的余粮已经消耗殆尽,而今年的夏粮却颗粒无收,百姓开始陷入饥饿之中。而蝗灾肆虐,野外也是寸草不生,百姓连野草都吃不上!

    保靖帝命令各地开仓放粮,当大潮退去,裸泳的人都被显露出来。各地官仓到底有没有粮食,一下都显露无疑!

    河南道,北沧州,知府燕归生打开粮仓的大门,看着里面空空如也的粮仓,不由得大声喝骂道:“粮呢?我的存粮呢?”

    在他身后的同知脸上已经是满头大汗,他死死的看着手下粮官,恨不得要吃了他!

    此时的粮官已经是面如死灰。在燕归生的喝问下,他只能喃喃的说:“粮……粮都没有了……”

    “粮去哪里了?”燕归生此时心中也知道不妙,但是还是怀着最后的侥幸心理,只要粮食还在城中,他就能要回来。

    “卖掉了!都卖掉了!两个月前就卖掉了。”粮官终于崩溃了,他掩面大哭,发泄似的喊了出来。

    “你tā • mā • de !”燕归生心中大骇,这一下哪里还顾得上平常最在乎的读书人礼仪,直接一脚就踹倒这粮官。

    “谁给你的胆子,你敢卖我的粮食?!”燕归生大声的骂道。

    这粮官摔在地上,此时吓得浑身颤抖,下意识的就朝着同知望了过去。

    看着这粮官的样子,燕归生一下就明白了!他‘噌’的一下从随从手中抽出长剑,一下就架在了同知的脖子上。

    “就是你将粮食卖掉的?”燕归生双眼赤红的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