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知府新气象祝大家2022新年快乐

    这个年头,地多并不代表富裕,因为没有地产经济这种说法,府衙的收入其实靠的是商税和田赋。在以前,这破地方鸟不拉屎,想要收商税,也没有商队过来给他收啊。

    而田赋就更加扯淡了,这人口那么少,能收多少田赋?

    肃州府的经济行为是畜牧业,但是畜牧业也非常不好收税。主要是牛羊卖不出去就不能换钱,而且如果不是大规模的牛羊交易,那些私下零散的交易,也收不到税。

    没钱的时候,肃州知府就是个苦哈哈,根本一点事情都干不了。

    然后张巍来了。

    然后棉花种起来了!

    然后五湖四海的商队就朝着天门县来了!这一下,肃州府收税收到手软!这一年光是行商的税,就比得过十年所有税收的总和!

    可怜的老冯,也是这一年用天门棉布(张巍送的)做了一身新的官服,将原来穿了十年的官服换下去。

    有钱了,有的地方是发钱,大吃大喝,可劲的造。而老冯不是这样的人,他穷怕了。他用这些钱开始兴修水利,准备大规模的种植棉花。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依托产业优势,发展周边经济,带动盘活周边劳动力生产力。

    肃州不贴紧天山,没有天山的雪水灌溉,但是只要挖井、修建暗渠,也是能改造出大量适合种植棉花的田地的。

    而在这个过程,必须要征发徭役,而这个世界征发徭役是要付钱的,这就需要大量的钱。以前肃州府没钱,一切都没辙。

    现在肃州府一年暴富,有了大量的财政结余,于是老冯就要大干特干。

    但是大家也知道,这种大型的水利工程,这种大型的基建设施,必然催生腐败。老冯不贪不拿,但是他的手下、官吏也是穷怕的了。

    在这个过程中,多拿多占是必定的。而他作为一把手,你要说没有责任,这绝对不现实。

    老冯就是这样被赶下去的。

    二月初三,老冯收拾包袱,准备上京接受审讯。张巍也带着陈枝蕊来了。

    二月的天,寒峭未消,冷风扑面。肃州城的百姓自发来到城门,无声的送别自己的老爷。

    他们的心此时很复杂,穷,大家是一起穷过来的。最穷的时候,他们能看见这位老爷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和老妻一起去市场买菜。因为他们穷到雇佣仆人的钱都没有。

    朝廷对他们官员的俸禄是不错的,但是老冯的很多钱财都补贴到了府衙之中。

    老冯带着老妻一起买菜,这不是新闻。

    但是富,大家却是没有一起富过的。府城有钱的时候,税丁吃睡都在城门上,因为过往的行商太多,他们要加班加点的收税。

    这大框大框的银钱就这样送进府衙中,这也是百姓看到的。

    府衙有钱了,老冯也开始花钱了。他开始组织徭役兴修水利。兴修水利对肃州府的人而言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这就像是一个穷人忽然有钱了,他不去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进行再生产再投资,这种行为当然不能理解。

    有钱了,就应该置新衣,吃酒肉,每天嗨到三更半夜,将以前没有享受的都享受一遍才对。

    哪有老冯这种将钱打水漂的!修水利可是见不到半毛钱的即时利益!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大量肃州府百姓的不满,认为他就是在瞎搞乱搞,直接发钱给他们买衣吃肉不是更好?

    但是徭役兴起之后,大家的骂声也少了一些。因为征发大量徭役,去做工的人也得到了工钱。

    用这些工钱买新衣,吃酒肉,虽然也达到了预期,但是心中总有一些不舒服,毕竟这修水利很辛苦的。

    这种修水利的行为,也引起了肃州府大户的不满。

    他们为什么不满?这些大户不是蠢人,仔细想一想就知道,这水利一修,必然催生大量的良田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