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卷末总结

    这些内容,必须在开头三章内完成第一轮。

    然后后续接着轮替,保持装逼打脸的顺序。

    这是第二阶段的领悟。

    第四本书一开始,就是在尝试着对这种领悟进行实践。

    但因为我不擅长塑造传统意义上的反派,第四本书写着写着有点偏了,尤其是从前中期女主登场后,不由自主的多写了点开车恋爱的元素。

    本来以为这会影响装逼打脸的情节轮替,但是这部分“多余”内容的本章说反而挺热闹的。

    明明只是简单的日常,没有什么装逼打脸的元素,为什么反而更受欢迎呢?

    那时候我不太懂。

    加上要保持日万,脑子都一片浆糊,直到上本书八十多万字烂尾后,才有心思反过来重新审视上述的这番言论。

    再加上作者群里也有大佬经常分享观点,我才渐渐领悟到了更深一层的东西。

    比如情绪,比如节奏。

    所谓的黄金三章,其实只是对“节奏”的一种诠释,属于“节奏”的一种方式。

    所谓的装逼打脸,所谓的爽点,其实只是对读者“情绪”的引导、积攒和释放,是万千情绪中的一种。

    只不过“黄金三章”“打脸装逼”“爽点”这样的词汇更加通俗易懂,所以才能更为广泛的流传开来。

    而光说“情绪”“节奏”这种东西,初学者是摸不到头脑的。

    我也是经过这么多本书的一步步实践,结合自己和大佬提供的理论,才一步步完善出了一些或许有效的方fǎ • lùn 。

    即便如此,我自认为已经对情绪和节奏有了不错的认识,但想要正确将它们运用到剧情当中,依旧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这两者相辅相成,外围还包裹着诸如设定、人物、剧情等元素,共同组合成一部网文。

    说实话,我觉得我还是幸运的。

    能找到一件自己真心热爱的事情是不容易的。

    比如打游戏,我只是单纯地在享受它带给我的情绪上的刺激,一旦长时间玩,刺激减弱,我对它的兴趣就会暂时消退。

    但是网文不一样。

    每次构思剧情和人设的时候,大脑总是会很兴奋,很自然的就能沉浸其中。

    尤其在新书时期,创作的欲望会空前强烈。

    跟打游戏时候的刺激完全不是一码事。

    如果说,以前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干什么,或者说想不到什么事情是可以干一辈子的。

    那现在大概就找到了。

    我学的是会计学,但如果有人跟我说我会当一辈子会计,我大概会觉得人生很无趣,甚至有点绝望。

    但如果有人跟我说你会写一辈子网文。

    哈,竟然还有这种好事吗?

    如果说,能靠网文就养活自己,那我觉得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

    (我知道我爸妈也会看,平常这些总结性的,不付费的内容,他们都会看)

    (我不是个擅长当面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最大胆的几次,大概就是写信给爸妈,或者把想说的都在本子上记好,才会找爸妈说出口)

    (现在发现,这样的总结或许也算是一种交流,你们儿子内心深处很少跟人提的东西,就在这里了)

    (人生是很漫长的,我没法预料将来的变化,可能某天我就突然不喜欢网文了,又或者这个行业会在将来的某天彻底崩塌)

    (考研是很稳定的路,我会尽力去尝试,以后考公也是铁饭碗,当然也会努力试试)

    (但是我最热爱的东西就摆在这里,写出来的东西远比不上那些优秀的作家,没什么深刻的内涵,只是单纯的有趣的生活日常)

    (过几年之后,可能就不会再有人翻开这本书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