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驻外军团成立土地矛盾缓解

    伴随着变相移民政策的出现,整个大唐的各州县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

    他们中间一样有大量没有土地的百姓,需要给地主上缴超过一大半的收成。

    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到头全家吃不饱穿不暖,完全就是变相的农奴。

    驻外军团的优厚待遇,一下子成为了他们以后能吃饱饭,有尊严地活下去的希望。

    各地的招兵点,一下子人满为患,水泄不通。

    喧闹一直持续不断。

    ……

    “陛下,这次驻外军团招兵,百姓踊跃报名,各州府省道统计的人数为二百一十二万人……”

    早朝之上,汇报成果的兵部尚书杜如晦的声音,一下子引发了一片哗然。

    “一百二十万人!?”

    “竟然有如此之多?”

    “这……怎么可能!?”

    “我大唐的无地百姓,真的有那么多吗?”

    所有人一脸不敢置信之色。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叹息了一声,走了出来。

    “呵呵,当初前隋想要把所有壮丁全部拉去当兵,防止民变。”

    “结果不管他们怎么弄,各地义军每每出现,都是数以十万计。”

    “说到底,那些无地百姓的人口,根本无法统计。”

    “他们或沦为农奴,或沦为奴仆,或藏身山野和河流之中。”

    “当隋朝走向灭亡的时候,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无地农民的数量怕不是自耕农的上百倍。”

    “所以大隋灭亡,说到底就是无地流民战胜了自耕农和地主。”

    “如今大唐才立国几年?一个招兵,就吸引了一百二十万人。”

    “而大唐有户籍的自耕农的人数,不过是四千万,若是没有驻外军团这个政策,恐怕要不了十年,又有一半甚至更多人,会被兼并土地。”

    “陛下此举,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把不稳定的因素全部外派啊!”

    长孙无忌一脸佩服之色地朝着李世民拱手。

    其他大臣,也是一脸凛然之色。

    包括大唐在内的所有封建朝代,说到底都是建立在自耕农身上。

    自耕农承担包括人头税在内的所有税收,自带粮草戍边,完成徭役。

    而地主有权有势有钱又有人,会建立最精简的耕作队伍,耕牛等劳力设备齐全。

    自耕农只有那点财力和土地,根本不可能竞争得过地主。

    地主兼并他们,把他们变成流民,就是把他们推向大唐的对立面。

    当这些人累积到一定的人数的时候,整个封建国家就会摇摇欲坠。

    这些关键的东西,在场的官员当然会懂。

    不过,他们也仅限于懂。

    李世民本人的感受却更多。

    楚杰那本“神书”提到过,土地兼并是大势所趋,地主手下有组织的生产队和完善的灌溉设施也算是先进的。

    本来大唐这点土地,确实不需要四千万人全民种植,肯定会在实际生产的时候把更多人从土地这个“岗位”上踢走。

    奈何封建朝代并没有办法摆脱土地的依赖,甚至基础还建立在自耕农身上,那当然会一代接着一代地被更加先进的地主给搞垮。

    所以封建皇朝要长治久安,首先就得把国家的基石从土地上拔出来。

    所以李世民才按照神书上那些他不公开的内容,一直在建立生产线,建造火车铁轨,建造造船厂。

    这些东西对地主没有影响,却能产生更多的岗位容纳那些被从土地上踢出来的倒霉蛋。

    军队也一样。

    李世民这个驻外军团,完全是突如其来的灵感。

    同时也为大唐解决了眼下无地流民的问题,更加能为这些问题在未来变得严重的时候,提供解决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