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上梁 (捉虫)

  因为帮忙的人很多, 新房子盖的特别快。

  东侧是灶屋,灶屋外头是鸡窝和洗衣服的地方。

  西侧两间小房间,一间穴粮食, 再放点杂物,一间郭建设和张秋果睡,摆上一张床,没剩多大下角地方, 还没有穴粮食的地方大。

  最里边呢,是正房,三家敞亮的瓦房坐北向南,中间是堂屋, 两边是卧室,大丫二丫带着郭青云住东卧室, 三丫四丫五丫和六丫住在西卧室。

  这是郭建设和张秋果盖房子之前就分配好的房间,孩子们大了,该有自己的房间,七丫也大了, 再跟爸妈睡怕人笑话, 干脆两口子搬出来, 让几个孩子住在东西卧室, 堂屋给孩子们写作业。

  打开堂屋的大门,堂屋特别的亮堂, 卧室也亮堂,两间卧室的窗户开的很大,狗蛋爸给做的木头窗,对开门的窗户,带着一层很厚实的窗纱防蚊子, 如果天冷了,就把窗户锁死糊上油纸布防风放冷气。

  整个郭庄,就没谁家开这么大的窗户,这是谁的主意?

  自然是郭青云的。

  她喜欢大窗户,通风透气不容易生病,住的房间敞亮,心里也会跟着敞亮。

  当初郭建设问孩子们想住啥样的房子,姐姐们没意见,啥样的都喜欢,郭青云说了一条,她喜欢大窗户,于是家里就有了大窗户房间。

  郭建设疼孩子,这是作为一个当爸的,对孩子无条件的宠爱。

  闺女说喜欢,那就给闺女盖,哪怕别人都说大窗户不好,他也要给闺女盖,谁让闺女喜欢呢,闺女想要的他就想办法给,闺女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他也要想办法把星星给摘下来,递到闺女的手心里。

  上梁的那一天,家里待客,宴请帮忙盖房子的乡亲们、宴请亲朋好友,乡里乡亲。

  姥爷姥姥来了,大姨大姨夫带着高磊和高晶晶来了,还有大舅大舅妈,小舅,大家都来了,郭建川和李娥回来了,郭青云的三个姑姑也来了。

  姑姑们比郭建设大的多,她们比大爷还要大几岁,已经有了孙辈,这些年回家次数越来越少,不到逢年过节基本回不来。

  可是郭建设的新房子上梁,爷想了一想,他挨个通知,三姐妹都回来了。

  以前娘家穷,别人回娘家拎东西正常,她们回娘家拎东西就叫偷婆家东西补贴娘家,公婆说,男人说,儿女说,就连乡里乡亲的也说,穷呗,别人看不起啊,不打趣她们打趣谁。

  她们穷,直不起腰。

  大姑结婚的彩礼给大爷娶媳妇,二姑结婚的彩礼给郭建川上学,郭建川毕业没多久结婚,没钱,爷奶没办法,动用了三姑的彩礼,这导致没钱给郭建设娶媳妇。

  郭建设运气好,碰到了没使劲要彩礼的姥爷姥姥,成功的娶到张秋果,可是这连累了小舅,姥爷卖老鼠药不挣钱,一直没能给小舅攒到彩礼钱。

  小舅不为难父母,自己挣,累死累活给砖窑干了几年,结果老板跑了,小舅被拖欠的工资一直要不到,乡间的彩礼却越抬越高,娶媳妇更难了。

  这说起来挺悲哀的,没有姐妹换彩礼,男人就不结婚了吗?

  男孩子金贵,传宗接待,女孩子呢?生下来就仿佛低一等,小小的年纪帮父母分担家务,兄弟们调皮捣蛋的时候,她们小小年纪就知道听话懂事,会站着板凳挥着锅铲帮父母做饭,会帮父母做家务,帮父母照顾兄弟,等到结婚了,再帮父母挣一笔彩礼,给兄弟娶媳妇。

  那没有姐妹的男人怎么办?

  没有姐妹的男人不用对不起姐妹,可是要对不起自己的娘!

  生的儿子越多,当娘的越苦,她们曾经是别人的闺女,是别人的姐妹,嫁到婆家以后呢,就成了别人的媳妇,别人的娘,伺候公婆,伺候男人,伺候家里,伺候庄稼。

  有闺女的,能享点福,闺女早熟心疼娘,是贴心小棉袄,在家的时候帮衬当娘的,嫁人了有彩礼给当娘的解燃眉之急。

  那没闺女的,就没有贴心棉袄了,老黄牛一样跟家里男人一起拼,男人歇歇的时候她还得做饭洗衣伺候男人吃喝,好不容易累死累活帮儿子娶上媳妇,还得帮儿子伺候儿媳妇,帮儿媳妇伺候孙子孙女,一伺候就是一辈子,不到闭眼不得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