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天将明

    吴终之没有摘掉这个虎头帽,因为虽然自己身上这件蛟龙蜕皮可以御寒防火,水火不侵。

    但是自己的头颅可是没有啊!还挺暖和。而且自己现在修为尽失,又不能御寒。

    这也是吴终之不喜唐昇的原因之一,他觉得唐昇的心太过游戏,而且唐昇也不愿意担重任。

    “这次为什么不见见王安宁和从合?”吴终之奶声奶气的问着,丝毫看不出来是刚才那个在朱雀门前挥动巨锤的五境真人。

    唐昇听到这话,靠在了船边,双手抱着头,努了努嘴:“我怕自己心软,就不走了啊。”

    其实唐昇才是那个第一个被发现的穿越人,从此李玄,寸步不离。

    吴终之没有再问,他知道这个少年志不在此,所以不再追问。只是摇了摇头。

    他也知道了唐昇为什么也不让他告诉王安宁,从合他的存在。

    心里有了牵挂的人,怎么救天下啊。

    湖泊之上,小船流动,带着几人的心思。

    吴终之慢慢的走进船舱,然后看了看放在旁边的棺材,默默地说了句:“伐了生火吧!”天有点冷,但是到了南方就不会冷了。

    烧了就没人知道,自己还活着了。

    李玄抠了抠鼻屎然后往江里弹了弹:“就会使唤别人,吴胖子,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但是手上剑气不停,棺材变成了一堆碎木,整齐的排列在旁边。

    一火盆,一好友,差了一个人,还有一锅鲈鱼莼菜。

    天快明了,魑魅魍魉都退散了整个长安。

    李景孝在御医阁打着瞌睡,才见到姜大伴进来。

    姜大伴做事,李景孝放心,所以没问什么。

    但是姜大伴需要汇报,这是臣子之心。

    “皇上,都已经安排完了,但是圆觉没去大慈悲寺,而是去了朱雀门。”

    李景孝点头:“清理之中,加派人去收殓尸体,莫让这些和尚心中有怨言。”

    姜大伴点头,说已经安排好了。

    但是姜大伴没有退去,说明还有事。姜大伴重礼数,宫内闻名。

    所以李景孝问道:“怎么了大伴?还有糟心事?给朕说说。”

    姜大伴面无表情地说着:“回皇上,奴才确实有一事。”

    然后先请罪再继续说道:“奴才有个义子,叫王希山,被神侯杀了。罪名是叛国。”

    原来是来告状了,此间事了,自然一一算账。

    李景孝皱着眉头问着:“怎么了?叛国?”叛国是大罪,若是真的就连姜大伴也要牵连。王希山他知道,是他安进兵部的一颗棋子。

    姜大伴如实地说,他知道李景孝爱听实话,而且说了实话就会保自己:“我那义子是明德门的守门将,不过是收了淮南唐家小子的钱,行个方便,便被杀了。”

    李景孝皱着眉头不知道再想些什么。姜大伴静静的等着,李景孝肯定会说话。

    “唐家小子是朕放走的,王希山有朕口谕。不是叛国。”

    “王希山是阉人,就不要收尸了,赶紧毁了!”

    前一句想好了对策,挽回了姜大伴的忠心,给自己办事的人不能有坏名声。

    后一句希望姜大伴知足,也警告他这是斗争,纠缠下去没有好果子吃。

    姜大伴弯腰:“奴才谨记。”就缓缓地退入黑暗中了。对于这个结果姜大伴很满意,自己的义子不能背着叛国的罪名!

    等姜大伴走了,李景孝才破口大骂:“狗日的刑部!跟太师结合找我不痛快是吧!”

    太师就是孙太师,那个在郑明祖诗会上落了面子的少年的爷爷。

    诸葛清是六扇门,归刑部管理,很明显,这是再警告李景孝手不要深的太长。

    这一次剪了李景孝一根不小的手指头。

    原来还有郑明祖在朝堂之上与孙太师分厅抗拒,现在郑明祖走了,孙太师要一手遮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