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长安夜景

    这夜里,长安城死了很多人。但是没有一个无辜的人。

    什么人该死,什么人不该死,自己都决定不了。只有李景孝能决定。前一日,李景孝在御书房内,勾了一十八个名字。

    这一夜却死了不止十八个人。

    整个长安风起云涌,有人站在朱雀门的城墙之上,俯瞰这座沉寂已久的古城。

    “你说这袁天罡,,不突破就算了,怎么一突破就是四镜巅峰?”李景孝笑着问着旁边的老人,大内太监,陪伴了自己许久的姜大伴。

    “袁天罡被皇上您压了这么多年不作声,好不容易得了您的同意,自然要发泄一番。”姜大伴身穿深红锦袍,站在李景孝的身后。

    不经意间,李景孝笑了出来:“你看看,不过是死了几个人,长安城就涌现出了这么多乱臣贼子。”

    所以说,所有的一切,都在李景孝的觉察之中,这一切不过是诱饵让那些虎视眈眈的人涌现出来。

    “都是吾皇计策高明,才引出这么多贼人!这样也好,既然妖魔鬼怪都出来了,那奴才就斗胆,将他们都杀了,给皇上助兴。”姜大伴依旧拍着马屁。

    “大伴,你是从小跟我到大的,怎么还跟我这么客气?莫非当了皇上就真成了寡人了不成?”李景孝打趣着身后跟了自己多年的奴才。

    姜大伴诚惶诚恐:“奴才就是奴才,怎么敢跟皇上您攀亲呢。”说罢还自己打了自己的面皮,很轻,但是面皮很红。

    “罢了大伴,从小你就是这副模样,实在没意思的很。”李景孝说停了姜大伴的行为,然后指向城门那头,远远的,可以看见一个道长跟一只玄猫争斗。

    “都说这长安汇集天下人才,你帮朕数数,现在有几个四镜了?”

    姜大伴站直了身子,远远的望着:“袁天罡跟黄开宇,这是两个。诸葛清还有李玄,这是两个。不算未出现的,郑太师也已经不再遮掩,四镜巅峰了。”然后不再说话。

    李景孝笑了笑:“郑明祖这个老狐狸,本来就没指望他能够归顺。只是实在不想引起儒门的反感,才忍了他多年。这不,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然后又看向姜大伴:“你怎么不算自己呢?大伴。”

    姜大伴下跪:“老奴生是皇上的人,死了也要为皇上征战!”

    “但是奴才没有欺瞒皇上的意思。”

    “老奴现在,不是四镜了啊。”

    李景孝的瞳孔一下子凝重了起来:“跪什么!起身。这是国之幸事,朕赏你!”

    然后哈哈大笑,又起身发问:“那郑明祖谁人去拦?”

    “姜大伴你去了岂不是杀鸡用牛刀?世人耻笑啊。”

    姜大伴缓缓抬头:“禀报陛下,法师今日回来了,听闻之后就去了。”

    李景孝顿了一下,不再多言。

    “我的御弟,我自然放心。”

    玄奘法师,十七年前去西天取经,今日回归,一朝得道。

    李景孝冷不防地问着姜大伴:“你觉得天下有谁能理解我?”

    姜大伴不敢吱声,又不敢不吱声,哼哼哈哈地。

    “罢了,不难为你了,他们不理解又怎样,这是朕的天下,朕想怎么玩就再怎么玩。”

    朱雀城上,李景孝豪气冲天。只有姜大伴才知道李景孝的伟大,与孤独。

    看着长安的夜色,真美,可惜很多不听话的人以后就看不到了。

    今夜的长安城有个怪和尚,酒肉不禁,却生的一副俊俏脸庞。

    此时的玄奘圣僧正站在长街之上,直视着前面的马车。

    最前面马车赶路的是一个披头散发的头陀,一共四辆马车,都是郑家的人。与唐家不同,郑家拖家带口的人很多,即便是遣散了家仆,却依旧有很多的家眷。

    最前面的马车是郑家的供奉,挤着七八号人,都是不错的修为。第二就是郑明祖跟自己的俩个儿子还有自己的妻子。第三辆是一些妾室还有随身丫鬟。最后一辆也是供奉,供奉负责头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