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书院

    蔡邕考虑一下后就答应下来,他来到河东郡正好没有事干,管理这里不用担心外界打扰。

    蔡邕不打算回到长安那个是非不明之地了,他本就不是恋权之人。

    当初蔡邕是由于董卓的逼迫才让他不得不在雒阳与长安为官。

    蔡邕开口问道:“不知这里何时开始招人?”

    “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了,我会派一些人协助伯喈兄。”

    “招人有什么条件吗?”蔡邕问道。

    “使君说要宽进严出,招收之人年岁不超三十,要识字。现在这里可以招收四百人左右,这里提供住宿,吃的话自己花钱。授课不收费用。老师的费用暂时由安邑承担。”

    “要是来的人过多呢?”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使君,使君说可以再建立分院。并且每三个月要举行考核,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会被退学。”李录说道。

    接下来李录又带着蔡邕走出了书馆,参观起其他的地方。

    蔡邕对这里来了兴趣,他晚上回到住处的时候,写了不少的书信邀请自己友人过来。

    蔡邕知道有许多士族会因为听过霍东的事迹而拒绝,但他还是广撒网,只要有几个人来此就行。

    接下来蔡邕就开始忙碌起来,有时甚至就住在了书院里。

    李录把请蔡邕管理书院的事情写信报给了霍东。

    霍东暂时没有指望书院能来多少的人才,在这里没有两三年的学习是很难成大才的。

    李年快速的在林中穿梭,他还不时的回头查看身后的情况,有时甚至在一个地方藏一会儿再出来继续行走。

    李年来到一个隐蔽的峡谷之中,他看到身后没人之后,他转一个弯,看见一个简陋的木屋。

    他走上前去敲门说了声:“我回来了。”

    木屋被打开了,一个妇人的头露出来,放男子进入屋子后赶紧关上了门。

    因为只有一个小窗口,使得木屋里有些黑暗。

    “换来药了吗?”妇人焦急的问道。

    李年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说道:“换到药了。”

    妇人赶紧把包裹打开,里面全是草药。

    “这下儿子有救了!”妇人有些哭腔的说道。

    “赶紧给儿子熬药吧!”李年催促着说道。

    妇人赶紧把药倒进罐子里,她把破布上的药渣都抖了进去。

    然后添水,用火种点燃干木柴。

    李年去摸了摸儿子的额头,然后又摸了摸自己的,他喃喃说道:“还是烧呀!”

    李年从雒阳迁移到长安,给一个姓种的士族家种地,由于开春后不是阴天就是下雨,李年判断今年收成都不够交的。

    所以在收冬麦的时候,李年晚上把从地里收上的粮食藏到了这里。

    每次他回到家的时候天都要亮了,只能小睡一会又去收麦子。

    李年这么做非常的累,而且非常的危险,将来种家人和官府要是把他认出来,他们一家都必死无疑,但为了活着只能这么做。

    收完冬麦后,他们一家人趁夜黑夜跑到了这里。

    一家人来到这里后就不再外出,由于李年的儿子得了伤寒,李年这才带些粮食,冒着危险出去给儿子换药。

    浓烈的草药味开始散开。

    李年与孙氏没有觉得呛人,闻着这味反而安心不少,儿子喝了这药就可能把病治好了。

    孙氏看着药问道:“现在外面怎么样了?”

    “咱们一家算是赌对了,现在长安非常的乱,西凉兵又杀回来了,要替那个董什么报仇,许多人家被抢了,还祸害不少女人。”李民说道。

    孙氏叹口气说道:“唉!这世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能活着就行。”李年不在乎的说道。

    “我们是否可以在这周边种些粮食?不然粮食不够过冬吃的!”孙氏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