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长安乱 对决

    “你若真的想让长生教长久存在下去,蛰伏,才是最好的办法。”

    “长生教可以被人知道,但决不能被人说起;可以埋藏在仁人志士的愤恨里,但就是不能露面;长生教这三个字可以被天下人熟知,但就是不能白纸黑字的写在纸上!”

    姜卌严缓缓点头,赞赏的道:

    “听起来,这是为官之道。钱大人不愧是在国子监待了十年的人,一言一行都透着说教,还偏偏让人信服。”

    “你同意了?”钱世昌惊喜的道,若是姜卌严放弃了这个打算,他也不用跟着受牵连了。

    “不,我不同意。”

    “为什么!”钱世昌微微扬起的嘴角一瞬间凝固在了那里。

    姜卌严说道:“因为我有执念,复仇,以及……留名。”

    “当年长生教数万名教众,一夜之间被五毒教屠了个干干净净,狼狈逃出南疆。我不是南疆人,对五毒教没什么抵触的情绪,但我的老师不是。”

    “在我最落魄的时候,我的老师,上任的长生教教主找到了我。他教会了我蛊术,在临终之时,更是把所有的修为传给了我。”

    “我知道当年他找到我是想利用我抓人炼蛊,后来情况有变才将就着收了我这个徒弟,但我依旧很感激他。没有他,我现在可能还是那个落魄秀才,可能早就不知道在哪个地方饿死了。”

    “他把长生教给了我,告诉我终有一天,要带着长生教回南疆复仇,要把他的骨灰洒在南疆的河里。我答应了他,就要做到。”

    “没有什么,是比把长生教变成国教,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压进南疆更有效果、更能让人激动的复仇了。”

    “但你这样未必能复仇。”钱世昌道,“军队不是你能指挥的了的。即便是圣人听你的话,他也不可能一句话就对南疆出兵。大唐不能主动发起战争,这是太宗皇帝留下的祖训。”

    “况且出兵是个及其复杂的事情,从皇帝开始,中书省门下省要拟定章程,六部要配合,朝廷的各项事务都要加急完成,国库要缩减开支,不够的话还要加重赋税,大唐各地要开始征粮征兵,漕运要贯通,边境要加派军队以防吐蕃和契丹趁机南下劫掠。这都是需要提前数月乃至数年准备的,一场战争消耗的元气可能要等几年才能恢复。你一个小小的教主,何德何能可以完成这些?皇帝不是神,他的作用比你想象的要小的多!”

    “那又如何?”姜卌严阴狠的道,“一个皇帝不够,那就控制更多的人,将军、丞相、太守、节度使等等等等,在长生蛊面前,没有人可以抵得住诱惑!”

    “愚昧!”钱世昌这才发现和姜卌严说话有多费劲,“长生蛊只有一个,哪怕它再大,你也不可能把它拉出去南下南疆去蛊惑每一个人,哪有如此猖狂的魔头!”

    “我偏要做那暴露在世人眼中的猖狂魔头!”姜卌严吼道,“为什么你总要跟我对着干,钱世昌,你的胆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了?”

    “那是因为你的想法太愚蠢了!”钱世昌喝道,“你这是拉着所有人给你陪葬!”

    “你说得对。”姜卌严突然镇定下来,笑道:

    “我就是拉着你们给我陪葬。”

    “我要……在史书上留下我的名字!”

    钱世昌不说话了,静静的看着他。

    “古往今来,青史留名是所有士子的梦想,谁人不想封候拜相,谁人不想立下丰功伟业,谁人不想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钱大人,我想这也是你的愿望吧。”

    “我这个不及第的落魄秀才,也梦想着后人能在史书上看到我姜卌严的名字啊!”

    姜卌严脸上有些落寞,“可是我考不上科举,三十岁了,我还是个秀才,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我等不起二十年了啊!”

    “之后,我遇到了老师,我知道了他的身份,也知道了他想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