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

  朱瞻基回到太孙府时,秦睿已经等在那里了。

  “三弟,今天你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打算?”朱瞻基听了朱棣很多唠叨,对秦睿有些不满。

  本来是私下奏对,变成了公堂辩论,朱瞻基会有不满,秦睿早就料到了,他没有急于解释。反而从桌上拿起一支笔,摊开一张纸画起了画来。

  一刻钟后,秦睿放下了手中的笔,对朱瞻基说道,“殿下请看,这是一幅世界地图,我画得不是很准确,但有六七分像。”

  朱瞻基看着秦睿画画的样子,笔都拿不硬,再看看画得“地图”,歪七扭八,非常难看,顿时气得笑了起来。

  “殿下请看,大明的耕地有华北平原,包含山东、河南、北直隶和南直隶的一部分地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包含湖广、浙江和江西部分地区;还有一个关中平原,在陕西地区。”秦睿没理会朱瞻基,指着“地图”上的几个位置,说道。

  很多地方,朱瞻基都去过,他点了点头。

  华夏民族自炎黄始,秦睿说的三个地方一直是历朝历代开发的重点,经过几千年的开发,这些地方的土地已经贫瘠不堪,肥力跟不上,大明又没有化肥,所以产量一直很低。其他地方大多是丘陵、沙漠、草原、山岭地带,百姓想要大规模耕种不现实。

  即便在后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耕种的土地面积也仅仅是国土面积的12%,其他地方都难以开发。

  而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在后世东北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土豆、大豆主产区。

  “看上去兀良哈,荒芜人烟,气候寒冷,但它的土质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只要朝廷下定决心,用三五年的时间,将沼泽排干、开垦荒原,北大荒也能变成北大仓,大明东北部就能安定。如果再修一条路到北平城,那么大量的物资,就可以通过陆路送到北平,反哺朝廷。”秦睿在地图上划拉着。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东北平原是块风水宝地?”朱瞻基去过东北,他看到的都是一片片荒草和树林。

  “岂止是风水宝地,那里有句话,叫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只要解决了寒冷的问题,生活很容易。”秦睿笑着说道。

  朱瞻基听了秦睿的话,眼神中流出一丝向往,“这和你今天在朝堂上,劝谏皇爷爷有什么关系?”

  “我想把大臣们关注陛下北征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这样未来一段时间,大家只会关注我的动作,陛下那边的压力就会小一些。”秦睿往外看了看,然后低声说道,“北征的事情该准备的还要准备,粮草一定要足,至少要确保大军和民夫半年以上的口粮。同时还要准备大量的农具、建城、建房的工匠,随大军出征。”

  听了秦睿的话之后,朱瞻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恰如秦睿所说的那样,今天从秦睿站出来之后,所有人的焦点都转向了秦睿能否用两千精兵抓住阿鲁台。

  “还有一点,殿下能否跟陛下商量一下,这次北征,户部购买物资,能否由白水阁出面采购?”秦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谷/span  “由户部出面购买和由白水阁出面,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吗?”朱瞻基皱了皱眉头,他以为秦睿想在中间搞什么花头,又或者上下其手。

  “殿下,去年我利用房子将宝钞回笼到朝廷,使宝钞升值。但户部最近又开始大放水了,市面的米价开始上涨,宝钞有贬值的趋势,再放任宝钞任意流到市面上,恐怕大明的经济,又要受一次震荡。”秦睿是怕好不容易出现的良好局面,再一次夭折。

  秦睿手里现在有了近千万两白银,他准备做一次尝试,试试白银本位下的纸币,能不能运转起来。

  这件事情太大,朱瞻基肯定做不了主,只能等朱棣的回复。

  秦睿回到家中,于谦、顾嘉、英国公张辅和安远侯柳升已经在等他了。秦睿先把张辅和柳升请到了书房中,三人密议了一会儿,两人才笑着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