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巡铺的伙计

    但是李寺本就没打算要军器监帮忙,只是要他们别帮倒忙,因为到时候研制枪炮必然会要做实验,会引起各种意外事故,各级官员最好装作没看见。

    还有军器监的设备和场地,李寺也是要借用的,能省掉好多事。说到底,军器监的人李寺用不着,其他的资源对军器监来说也无关紧要,赵构的面子肯定管用。

    陈规和浏阳的花炮师傅赶来,需要些时日,于是李寺打算这段时间就在家中用铅笔勾画大炮的结构。

    不过约好了和岳飞在天下大剧院碰面,第二天下午,李寺还是早早的来到了天下大剧院。

    有了第一晚的演出,天下大剧院的名声经由朝廷大员的口传播开来,加上之前在通文苑李寺也吩咐把广告打了出去,第二天来天下大剧院的客人络绎不绝。

    李三祥找到李寺忧虑的说:“少爷,现在我们人手不足,这场面只怕控制不住啊。”

    李三祥指的场面不好控制指的是演出太火爆会导致观众冲上舞台,宋朝人的素质虽然不差,但是比起后世的教育水平毕竟还是差一些,喝酒闹事的人不在少数。

    李寺心想过年时节,很多人都还在老家没出来做事,现在想招伙计也招不到,所以只能另想办法了。

    李寺眨了眨眼睛,对李三祥笑道:“这事我来办,你先去忙吧。”

    岳飞还没来,李寺决定先把大剧院的治安问题给解决了。

    他出了兰竹园北门往右,走了几十步,就来到了一个场所,这里叫做“巡铺”。

    宋朝的巡铺相当于后世的派出所,北宋汴梁城的街道,每隔三百余步,便设置一所巡铺。《东京梦华录》说,东京“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

    而南宋临安城的街道,则每隔二百余步设一所巡铺。《梦粱录》说,“坊巷近二百余步置一军巡铺,以兵卒三五人为一铺,遇夜,巡警地方盗贼、烟火,或有闹吵不律公事投铺,即与经厢察觉,解州陈讼。……遇夜,在官舍第宅、名望之家伏路,以防盗贼”。

    铺兵的职责,跟现代城市的治安警察并无太大不同。

    巡铺隶属于府衙,属于地方警察机构,而地方上的警察机构,却有两个平行系统。

    宋人说:“警察有巡尉之官。”这个“巡尉之官”就是宋朝的警察机关,由两个互不隶属的系统组成:一是尉司,由县府统辖;一是巡检司,通常为跨县设置,统属于州府或路监司。

    宋朝一个“邑大事烦”的大县,按照惯例会置立两个尉司,称东尉司、西尉司,或内尉司、外尉司。尉司的行政长官为县尉,相当于县警察局局长,每司统率数十至一百名“弓手”(相当于警察)。

    巡检司是平行于尉司系统的警察机构,除了重点县份一县置一巡检司之外,一般都是数县设一司,或者数州合设一都巡检司。

    在重要的边境市镇城寨,也会单独设置巡检司,类似于现在的边防支队;在沿江、沿海地带,也会设巡检司,相当于海防支队。由于巡检司多以寨为驻扎单位,所以巡检所统率的人马又称为“寨兵”。

    巡检司与尉司合称为“巡尉”。巡检司的寨兵又与尉司的弓手合称为“弓兵”。他们的职能是差不多的,都是负责社会治安、侦破刑案、搜集犯罪证据、通缉罪犯、捉拿盗贼等等。

    宋朝又在大城市设立“厢”,“治烟火盗贼公事”,类似于警察局;厢下面置“巡铺”,又叫作“巡警”,类似于派出所。李寺站在的这个地方,就是巡铺。

    他之所以来巡铺,是因为他想找一个人。

    值班的弓兵见李寺进来,问道:“你是何人,何事来此?”

    李寺打一拱手道:“在下是天下大剧院的伙计,想托官人帮忙通知一个人。”

    听说李寺是天下大剧院的伙计,那个弓兵的脸上堆起了笑容,忙招呼李寺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