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岳飞真容

    张俊瞪大了双眼,追问道:“难道这是皇上的一处行宫?”

    但随即他有否认了这个说法,“不对啊,皇上的行宫怎么可能在这里呢,这里离皇宫也没多远,皇上要听曲,在皇宫里面扩建就是了。”

    司马珍喝了一口酸梅汤道:“你说的没错,这里不是行宫,这里原来是秦桧的一处私宅。”

    “哎呀,司马公,你是说皇上收了秦桧的私宅,然后把它改造成了天下大剧院,现在又成了宴请百官的场所,但这里又确实不是皇上的行宫?”

    张俊的头脑很乱,这转来转去,天下大剧院究竟是谁的呢?

    张俊把眼光投向司马珍,既然司马珍了解这么多内幕,那这天下大剧院的幕后主人,司马珍一定是知道的。

    “司马公,你一定知道这天下大剧院的主人,快告诉我……”

    但是司马珍却摇摇头说:“不可说,你还是不知道的好。”

    见司马珍不肯透露,张俊也没有逼问,他知道有些事情确实是不知道为妙。

    不过既然知道这宅子原先是秦桧的,张俊忍不住全场搜索秦桧的影子。秦桧来了,他就坐在舞台的正前方,可以最近距离的看到表演。

    张俊心想,秦桧坐在自己的老宅里,看着鸠占鹊巢的人奏着乐曲,不知道心里是何感受。

    他也想起自己在京城里也有几套差不多的宅子,不知道最后成了谁的财产。

    《十面埋伏》一响,张俊等从边关赶回京城的将领不禁心潮澎湃,“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台上的音乐引人入胜,而台下的酒杯也是觥筹交错,基本上官员们分成了两派,靠舞台左边的是文官集团,靠舞台右边的武官集团。

    右边的武官们动作很大,掀起了一阵又一阵**,反观文官集团这边,大家还是有些放不开,一个靠武官近的文官鄙夷道:“什么素质!”

    皇妃乐队的集体演出告一段落,全场只剩下了官员们的吆喝之声,在武官的带动下,文官们也蠢蠢欲动,渐渐的开始吆五喝六。

    赵构满意的看着场下的动静,看来自己坐在二楼的包厢是正确的抉择,如果他深入群众,恐怕这文武百官都会小心翼翼。

    李寺指挥完乐队,就站在了舞台的一旁,和赵构四目相对,两人的脸色露出默契的微笑。

    听说今天中兴四将都会来,李寺就站在角落里去捕捉武官们的身影面容,他想把四个名人从那一堆豪迈的壮汉当中分辨出来。

    而他最想认出来的将军,自然是岳飞,因为马上就要和金军作战了。

    岳飞长什么样,李寺确实不知道,这史书上的记载,也是出入极大。

    在大家的印象中,岳飞是一个英雄,并且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由此推断岳飞的相貌必定不凡。

    全国各地都有岳飞庙,杭州岳庙里的岳飞像,“头戴红帅盔,身穿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右手握拳前抚,左手按剑向后,目光如炬,凝视远方”,这也几乎成了岳飞的标准形象。

    岳飞应该是眉目清明,长须俨然,面容後朗,英气十足。但真实的岳飞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有关岳飞最早的画像是南宋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画**八人,从左至右依次是岳飞侍从和岳飞,张俊侍从和张俊,韩世忠及其侍从、刘光世及其侍从。

    从画中来看,岳飞面白无须,微胖,耳大脸圆,头戴方巾,脚穿尖头靴,一身淡绿装束,拱手而立。从图画中还可以看出,岳飞有“将军肚”,并且膀大腰圆,臂力过人,一看就孔武有力

    清代人阮元也曾见过此画,他在《石渠随笔》中写道:“岳飞面大而方,广额疏眉,两颊甚丰,目圆鼻尖,自口以下,重颐甚长,无髭须。”

    岳飞是一个很胖、而且双下巴的人,没有胡须。这恐怕和我们心目中的岳飞形象相去甚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