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中兴四将之争

    “这什么这,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有大宋富有?要论经济实力,金国就是这个!”李寺伸出了小拇指。

    “可打仗也并非完全靠经济实力吧?”

    赵构通读历史,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往南打,很少有吃亏的时候。

    “是不完全靠经济实力,但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经济是基础,没钱招兵买马都困难。”

    李寺只知道,冷兵器时代打仗可以没钱,但是后世科技发达的时候,军力就是国力的体现,烧钱都没有打仗耗费物资。

    “照你这么说,我大宋军队是必胜咯?荒谬。”

    对于大宋军队的实力,赵构是滚瓜烂熟,虽说宋军和金军的战斗力没有北宋那么大的差距了,但是要说和金军硬碰硬的话,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老赵啊,要对自己有信心。”李寺起身拍了拍赵构的肩膀,看向窗外,“大宋能够撑到现在,当然是因为军力今非昔比。”

    “你知不知道宋军最厉害的四个统领是谁?”李寺回过身,朝赵构微微一笑。

    赵构冷笑一声,时刻关心前线战事的他,又怎么不知道宋军当中最勇猛的几个将军。

    “你说的四个最厉害的统领,是百姓口中的边关大将吧?”

    赵构知道,百姓认为好的,不一定是自己看重的,上层意见和底层意见总是有出入的。

    “你先说说,你认为四大统领是谁?”

    李寺本来想说出宋朝的中兴四将,但是中兴四将是后世人评定的,本朝人未必这么想。

    “我心中,最厉害的统领,应该是禁军统帅,杨存中!”

    杨存中原名杨祁中,山西人,身材魁梧,性情沉鸷,娴习兵法,善于骑射。

    杨祁中世代忠良,他爷爷杨宗闵,他爸杨震都在与金国作战的时候阵亡,他自己也跟金人打过大小二百余战,身受创伤五十余处!

    北宋末年,杨存中应募从军打击山贼,后成为张俊部将。绍兴二年(1132年),升任神武中军统制,开始掌管宿卫亲兵。

    赵构喜爱杨祁中,并且还亲口说过,杨祁中是他的郭子仪。

    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的功臣,还率军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赵构拿杨祁中当郭子仪,是因为郭子仪几次救他与危难。

    杨沂中虽然也经常出去打仗,但是他的主要职责其实就是赵构本人的御林军统帅,换句话说也就是保护赵构的贴身将领。

    在赵构看来,什么岳飞、韩世忠啊,这些人都不重要,前线打仗的将帅有的是,死了再换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自己的贴身保镖可不能出一点儿差错,保自己的命才是重中之重!

    杨沂中既忠心耿耿,又极其能打,平时当保镖,国难来时可率军出征,更难能可贵的是,杨沂中不争不抢,一心一意保护赵构,也不羡慕在外纵横风云的大帅们。

    所以在赵构看来,杨祁中才是百年难遇的忠臣良将,所以赐名他叫杨存中。

    “杨祁中确实是一员猛将,但是文韬武略还差了一点。”

    李寺直言不讳道,“老赵啊,你的目光应该放长远一点,假如杨祁中是在前线和金军作战,你觉得他的胜算大吗?”

    “此言差矣,能够护得京师周全,如何不知晓与金军作战,老李啊,你一个经商之人,不可妄议军国大事。”

    好为人师是每个人的通病,即使贵为皇帝也不例外,赵构心想,论经商我可能不是你的对手,可是经国治军,你个平民百姓难道有我天子懂的多?

    “老赵,你不要跟我文绉绉的,我来告诉你,大宋能够偏安一隅,靠的是中兴四将,哪四个将军?他们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吴玠。”

    李寺把中兴四将改了一个名字,刘光世改成了吴玠。

    “哼,我还以为你有多大的见解,原来和一般人同样思想,我且问你,这中兴四将的名号是你取的,还是谁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