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考虑背后

    何辅哪里会知道朝臣们会因他而差点斗了鼻青脸肿,但他可以想象得到,但那也是因郭胜话语传开后,也是皇帝真正贩卖定襄、雁门郡事情暴露后。

    使匈奴中郎将说着如何如何了不起,可那也看是什么时候,若是大汉朝国力强盛之时,那绝对是个香馍馍,是个可以一跃成为大汉朝顶级将领最佳跳台,可若是现在,不丢了性命都是求爷爷告奶奶,更何况还是自掏腰包。

    何辅不相信朝臣们都是睁眼瞎,自是不会有事没事阻止,能够争吵的只能是定襄郡、雁门郡。

    长城之外已经极为危险了,而定襄郡、雁门郡是并州北方门户,一旦丢了,整个并州腹地都会陷入极为危险境地,但凡是心忧天下臣子,都会反对一个屁经验没有的人担任如此重地。

    争吵、反对是正常,若满朝文武都不反对,那才是真的危险了,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郭胜才刚刚与他谈及定襄、雁门的事情,怎么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何辅陪着老娘孙氏逛了大半日街,买的东西还真不少,唯恐儿子远行吃不好、睡不好,唯恐儿子挨饿受冻,不仅要为他扯布缝制棉服棉裤什么的,还有被子、睡袋,还有锅碗瓢勺……

    总之有用没有用的,孙氏全买了一遍,何辅也任由她如此,一句劝解不耐烦话语都无。

    逛了大半日,何辅陪着老娘入城,不仅是想好好陪着她过几日,更多的还是想寻曹操,想绑着他与自己一同北上,不是有句话语说的好么……

    一个好汉三个帮。

    何辅与轮椅老人一起生活了近十年,最是知晓先生的才情、骄傲,能被先生看重的人,那就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此行又是凶险万分的美稷,自是想要先将“乱世枭雄”绑在身边再说。

    只是他没有想到,入城不久就遇到了中常侍郭胜,更想不到的是,皇帝姑父竟要连定襄郡、雁门郡一起打包卖了。

    郭胜说出“定襄、雁门以及长城之外的朔方、五原、云中三郡”后,何辅就需要好好考虑一番,他与曹胖子打交道也不是一日半日,知道黑胖子野心很大,若仅仅只是前往美稷,绑着黑胖子无碍,可若在加上北地五郡后,那就只有付出定襄或雁门才能让黑胖子满意,可他敢把后背交给不可靠的人吗?

    于是……

    “小痴哥哥,你怎么来了?”

    如今的蔡邕可不是五年前的穷酸模样,自打他弄了个什么碑文后,身后就跟着了好几百门人,全是哭爹喊娘倒贴的那种门徒,府邸也成了高门大户。

    门房老人是认识他的,领着他穿廊过舍,沿途不时会遇到些白衫书生,不时会停下双方抱拳见礼一番,直至门房老人将他领入后院,这才清净了些。

    尚未踏过月亮门,耳边就传来一阵悠扬琴音,转过一丛竹林后,远远的就看到不大小湖阁亭中一长衫少女正在抚琴……

    何辅没有打扰弹琴少女,只是姿态着实不咋滴,双臂抱怀在胸,一腿支地,一腿蹬在背后廊柱上,双目微闭感受着舒缓琴音中的意境……

    “啪啪……”

    一曲弹罢,何辅不由轻拍手掌,也惊吓了正弹琴的小文姬。

    “小痴哥哥……你……你怎么来了?”

    “呵呵……”

    “小痴哥哥特意来看你,你不愿意啊?”

    “怎么会呢?”

    ……

    何辅与小文姬相识较早,五年前时,小丫头也仅三岁,可随着年龄增长,如今虽也仅有八岁,他也能看出小丫头长大后的美貌。样貌也就罢了,仅一副皮囊而已,仅凭蔡邕的盛名,小丫头即便样貌稍差些,也定然可以嫁了个如意郎君,关键是这丫头是个天生小神童,有过目不忘之能。

    “当当……”

    蔡邕成了小表弟的先生,何辅多多少少也算懂一些音律,只是他不是这块料子,坐在焦尾琴旁弹了几下就挠头一脸的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